[发明专利]一种射流冲击式液压横向振动智能辅助压拔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4393.6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6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生;邹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11/00 | 分类号: | E02D11/00;E02D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1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流 冲击 液压 横向 振动 智能 辅助 压拔桩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流冲击式液压横向振动智能辅助压拔桩机,包括下座体、射流冲击机构、第一液压缸、上座体,下座体上设有通孔、第一凸环、第二凸环、挡板;第一凸环、第二凸环顶端设有环形齿条;射流冲击机构包括安装支架、压板、电机、连接管、万向管、电动缸、齿轮;上座体包括环形支撑架、夹紧套筒;夹紧套筒上设置有振动器、夹紧块,第一液压缸上下两端分别与环形支撑架、下座体相互固定设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射流冲击式液压横向振动智能辅助压拔桩机,其结构合理,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智能化程度高、成本低效果好等优点,有效解决压拔桩机减小桩体与土壤之间摩擦力方式太过单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射流冲击式液压横向振动智能辅助压拔桩机。
背景技术
压拔桩机是利用振动、静力或锤击作用将桩压入或拔出地层的桩工机械。常用的压拔桩机为振动沉拔机,振动压拔桩机作业时,将振动压拔桩机固装于桩头,开动拔桩机,振动器产生的振动,引起桩和土体共振,土体结构破坏,桩身与土体间摩擦力减小,同时提升或者索下压桩头,将桩逐渐拔出或者压入地表,使用方便、成本低,但拔桩力不大、减小桩体与土壤间摩擦力的方式单一、设备笨重容易倾覆、拔桩效率低,只适用于软土地层施工,智能化程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射流冲击式液压横向振动智能辅助压拔桩机,其结构合理,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智能化程度高、成本低效果好等优点,有效解决压拔桩机减小桩体与土壤之间摩擦力方式太过单一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射流冲击式液压横向振动智能辅助压拔桩机,包括下座体、射流冲击机构、第一液压缸、上座体,所述下座体的中部设有通孔,下座体上端面以通孔的中心为圆心设有第一凸环、第二凸环,并呈放射状均匀设置有若干挡板;第一凸环、第二凸环是L形结构,第一凸环、第二凸环顶端固定设置有环形齿条;
所述的射流冲击机构是设置在第一凸环、第二凸环上,射流冲击机构包括与第一凸环、第二凸环相互卡接的安装支架、与安装支架相互铰接的压板、固定设置于安装支架上的电机、固定设置于安装支架上的连接管、与连接管相互连接的万向管、与安装支架固定设置的电动缸、与电机主轴相互传动连接的齿轮;所述万向管的自由端固定设置于挡板的一端,挡板的另一端是与电动缸主轴相互连接;所述的齿轮是与环形齿条传动连接;
所述的上座体包括环形支撑架、夹紧套筒;所述的环形支撑架上均匀固定设置有连接环、设置于连接环上的陀螺仪以及超声波距离传感器;
所述夹紧套筒的顶端设置有振动器,夹紧套筒内腔设置有若干弧形夹紧块,夹紧套筒外壁均匀设置有连接套筒;所述的夹紧块通过连杆与夹紧套筒内壁铰接,并通过第二液压缸与夹紧套筒内壁铰接;所述的连接套筒上设置有条状通槽,所述环形支撑架是通过第三液压缸与夹紧套筒相互连接,第三液压缸的一端与环形支撑架固定连接,第三液压缸的另一端插入连接套筒内腔,并通过连接销依次穿过条状通槽、第三液压缸的主轴进行连接;
所述的第一液压缸下端与下座体相互固定设置,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第一卡环、第二卡环;所述的连接环与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相互套设,并通过第一卡环、第二卡环将连接环固定于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上,第一卡环、第二卡环与连接环接触面上埋设有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下座体下端面螺纹连接有固定杆。
进一步的,所述的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红外距离传感器,红外距离传感器的探测端朝向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管通过外部增压泵与水或者水砂混合物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万向管的自由端是朝向通孔,万向管的自由端上设有可调式喷嘴。
进一步的,所述的夹紧块包括合金钢制成的支撑层、固定设置于支撑层上的橡胶防滑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43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