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废弃玉米秸秆转变为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4802.2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7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王迎;赖超;王庆红;王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324 | 分类号: | C01B32/324;C01B32/348;H01M4/587;H01M10/054;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废弃 玉米 秸秆 转变为 钠离子 电池 电极 材料 方法 | ||
1.一种利用废弃玉米秸秆转变为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收集的废弃玉米秸秆分别用水和乙醇进行清洗,反复进行4次,每次清洗时间为30min,随后在80℃下鼓风干燥12h,获得干净干燥的玉米秸秆;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玉米秸秆转移到高温炉中,控制氮气流量为100cm3/min,以3℃/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100℃并保温6h,自然冷却后收集产物;
步骤三:活化过程采用20%的KOH溶液,控制待活化物质:KOH的质量为1:10,混合物在80℃下冷凝回流4h,反应结束后将产物充分洗涤并干燥;
步骤四:加入二次活化过程,在二氧化碳与Ar体积比为6:1的混合气氛下进行退火处理,反应温度为200-250℃,反应时间为3h,升温速率为2-10℃/min;
步骤五:所得材料经高能球磨细化后,过200目筛子,待用;
步骤六:组装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其中电解液采用碳酸丙烯酯+5%氟代碳酸乙烯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师范大学,未经江苏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48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流式拨指扶禾装置
- 下一篇:挖土机的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