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5392.3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67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昭万;项方湖;王强;靳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东极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H01H73/18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程安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器 | ||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断路器。该断路器包括外壳、动触头、静触头、用于控制动触头与静触头通、断的操作机构,外壳内设有灭弧室;操作机构包括外壳上设有操作手柄、杠杆、跳扣、锁扣、连杆,所述的外壳上设有第三轴体,所述的第三轴体上套接扭簧,所述的扭簧一端与杠杆相抵,且通过杠杆的摆动使其扭簧一端与外壳上的机构接触片相抵,扭簧另一端与引线相焊接。随着机构的合闸、分闸运动,扭簧与机构触片进行接触、断开,实现辅助电源的通电、断电功能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的操作机构用于控制断路器的动触头与静触头的通、断分别实现断路器的合闸、分闸。现有的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包括有外壳,外壳上设有操作手柄、杠杆、跳扣、锁扣、连杆,所述的操作手柄与外壳铰接设置,外壳上设有第一轴体,所述的杠杆、锁扣套设在第一轴体上,操作手柄与跳扣之间经连杆连接,杠杆上设有第二轴体,所述的跳扣套设在第二轴体上形成跳扣与杠杆的铰接,锁扣上设有卡口,跳扣上对应卡口位置设有卡块,还包括有用于复位操作手柄的第一复位弹簧,用于复位杠杆的第二复位弹簧,用于复位锁扣的第三复位弹簧,但该断路器无法实现L极电源线\N极电源线同时接通、断开功能;且接线必须按照要求对产品的进线端、负载端接线,不可反接否则产品动作后烧毁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断路器,随着机构的合闸、分闸运动,扭簧与机构触片进行接触、断开,实现辅助电源的通电、断电功能特点。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断路器,该断路器包括外壳、动触头、静触头、用于控制动触头与静触头通、断的操作机构,外壳内设有灭弧室;所述的操作机构包括外壳上设有操作手柄、杠杆、跳扣、锁扣、连杆,所述的操作手柄与外壳铰接设置,外壳上设有第一轴体,所述的杠杆、锁扣套设在第一轴体上,操作手柄与跳扣之间经连杆连接,杠杆上设有第二轴体,所述的跳扣套设在第二轴体上形成跳扣与杠杆的铰接,锁扣上设有卡口,跳扣上对应卡口位置设有卡块,还包括有用于复位操作手柄的第一复位弹簧,用于复位杠杆的第二复位弹簧,用于复位锁扣的第三复位弹簧,所述的外壳上设有第三轴体,所述的第三轴体上套接扭簧,所述的扭簧一端与杠杆相抵,且通过杠杆的摆动使其扭簧一端与外壳上的机构接触片相抵,扭簧另一端与引线相焊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扭簧的两端尾部分别设置为U型结构。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杠杆的上端设有第一定位槽,外壳内设有第二定位槽,第二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定位槽的底部、第二定位槽的底部抵触,所述的第一定位槽内还设有用于防止第二复位弹簧脱离第一定位槽的限位凸筋。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锁扣为塑料制成,第一轴体为金属材料制成,锁扣直接套设在第一轴体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灭弧室的下方设置电气保护装置,该装置包括封盖,所述的封盖上至少设置两道电弧跑弧道,所述的两道电弧跑弧道上设置凸筋,所述的凸筋对辅助电源的L\N引线进行分隔保护,将辅助电源引线屏蔽在封盖下面,不受产品分断电弧的侵袭影响。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封盖的侧边分别设置U型进线缺口和出线缺口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封盖的底面侧边设置支撑凸起块,所述的支撑凸起块使其与该断路器上的壳体之间存有空间体,该空间体方便所述的U型进线缺口和出线缺口上的辅助电源的L\N引线引出。
本发明随着机构的合闸、分闸运动,扭簧与机构触片进行接触、断开,实现辅助电源的通电、断电功能特点:
1)在产品机构基础上,只增加扭簧、机构接触片,随着机构的合闸、分闸运动,扭簧与机构触片进行接触、断开,达到辅助电源的通电、断电功能;
2)产品可以实现L极电源线\N极电源线同时接通、断开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东极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温州东极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53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