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炉煤气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5869.8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7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岳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包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金卫文 |
地址: | 01401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煤气 冷却系统 及其 冷却 方法 | ||
1.一种转炉煤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氮储罐、第一换热器和冷却器,所述液氮储罐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组流体端口的流入端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组流体端口的流出端口与所述冷却器的第一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组流体端口的流入端口与转炉煤气气源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组流体端口的流出端口与所述冷却器的第二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煤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化天然气储罐和第二换热器,所述液化天然气储罐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组流体端口的流入端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组流体端口的流入端口与转炉煤气气源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组流体端口的流出端口与所述冷却器的第三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炉煤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合器,所述混合器的第一入口与所述冷却器的出口连通,所述混合器的第二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组流体端口的流出端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炉煤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氮储罐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组流体端口的进入端口之间设有第一液泵,用于将所述液氮储罐中的液氮加压泵入所述第一换热器;
所述液化天然气储罐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组流体端口的进入端口之间设有第二液泵,用于将所述液化天然气储罐中的液态天然气加压泵入所述第二换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炉煤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组流体端口的流出端口与所述冷却器的第一入口之间设有第一节流减压阀,用于对自所述第一换热器流向所述冷却器的氮气进行节流减压降温;
和/或,
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组流体端口的流出端口与所述冷却器的第二入口之间设有第一压力调节阀,用于对自所述第一换热器流向所述冷却器的转炉煤气进行压力调节;
和/或,
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组流体端口的流出端口与所述冷却器的第三入口之间设有第二压力调节阀,用于对自第二换热器流向所述冷却器的转炉煤气进行压力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炉煤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第一组流体端口的流出端口和所述混合器之间设有第二节流减压阀,用于对自所述冷却器流经所述混合器的混合气体进行节流减压降温。
7.一种转炉煤气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第一路待冷却的转炉煤气与液氮间接接触进行热量交换,转炉煤气进行首次降温,液氮吸热转化为氮气;
步骤二:所述氮气与首次降温后的转炉煤气直接接触,再次进行热量交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炉煤气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还包括:
第二路待冷却转炉煤气与液态天然气间接接触进行热量交换,转炉煤气进行首次降温,液态天然气吸热转化为气态天然气;
在所述步骤二中,还包括:
首次降温后的第二路转炉煤气同时与所述氮气和第一路降温后的转炉煤气进行直接接触混合,进行再次降温,并形成混合气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炉煤气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气体与所述气态天然气进行混合,对所述混合气体进行热值补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炉煤气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气体进行热值补偿之前,首先进行节流减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包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包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586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