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北斗的水下激光授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7623.4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8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松;阳荣凯;黄艳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J3/06 | 分类号: | H04J3/06;H04B10/118;H04B10/80;H04B7/185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付倩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北斗 水下 激光 授时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北斗的水下激光授时系统及方法,基于北斗的水下激光授时系统包括无人机移动基站,接收北斗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和授时信息t,根据所述导航信号进行导航,移动至水下授时接收装置的上方;根据所述授时信息t获取精准时间,生成包括精准时间的激光信号,并发射至水下授时接收装置;水下授时接收装置,接收激光信号,解析获得无人机移动基站的标准时间,还检测出其所在位置的深度信息h2,结合该水域的折射率n,对高度信息h1、激光发射角度信息θ、深度信息h2和折射率n进行数据处理,生成传输时延τ,结合授时信息t和传输时延τ得授时时间T。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减小信号传输所造成的传输时延,增强抗干扰能力,提高水下授时的精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授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北斗的水下激光授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水下定位导航技术在海洋监测、海洋勘探、水下考古、水下施工、水下安保及军事国防等领域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而精确的时间基准对于水下应用系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水下通信网络中,它是系统同步的基础;精确、统一的时间系统已成为现代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高频的电磁波信号在海水中衰减迅速,无法远距离传播,因此传统的无线电授时在水下难以正常工作。
目前采取较多的是水下声波授时。这种方式一般要求采用若干己知精确时间、位置的基站(简称:服务器),通过与需要时间校准的水下授时装置(简称:用户)进行水声信息交互,实现对用户时钟误差的测量,进而实现授时功能,但声通信延迟较大,在浅水区域存在复杂的时变和空变特征,带宽很难超过50kHz,利用多载波调制技术,能达到1~20kbit/s,然而多数情况下通信速率在1kbit/s附近。难以满足包括潜水员、自动潜航器;等水下活动单位间的信息交换,以及水下监测节点、传感网络与水面及陆上中转平台的数据交换需求。
现有技术中的水下授时技术中,水下声学通信的带宽窄、受环境影响大、传输的时延大等缺陷,抗干扰能力弱,易受海水温度和盐度影响等特点;从而导致水下授时的误差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北斗的水下激光授时系统及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水下声学通信的带宽窄、受环境影响大、传输的时延大等缺陷,抗干扰能力弱,易受海水温度和盐度影响等特点;从而导致水下授时的误差大。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北斗的水下激光授时系统,包括无人机移动基站和水下授时接收装置;
无人机移动基站,用于接收北斗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和授时信息t,根据所述导航信号进行导航,移动至水下授时接收装置的上方;根据所述授时信息t获取精准时间,生成包括精准时间的激光信号,并发射至水下授时接收装置;
水下授时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激光信号,解析获得无人机移动基站的标准时间,还用于检测出其所在位置的深度信息h2,结合该水域的折射率n,对高度信息h1、激光发射角度信息θ、深度信息h2和折射率n进行数据处理,生成传输时延τ,结合授时信息t和传输时延τ得授时时间T。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北斗卫星、无人机移动基站和水下授时接收装置协调运作,通过水下授时接收装置对传输时延的计算,将传输时延与授时信息t相加构成授时时间T,能减小信号传输所造成的传输时延,增强抗干扰能力,提高水下授时的精准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无人机移动基站包括无人机本体、气压计、导航接收机、激光发射机和第一控制器,所述气压计和导航接收机均固定置于所述无人机本体上,所述激光发射机置于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下端;所述第一控制器置于所述无人机本体内,所述气压计和导航接收机、激光发射机均与所述第一控制器通过线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76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花生椰奶味即食茶叶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刺梨茶咖啡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