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化硅-石墨烯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8376.X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1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军;王慧芳;毕玉保;韩磊;李赛赛;王军凯;张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984 | 分类号: | C01B32/984;B01J20/20;B01J20/30;B01D39/0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粉体 石墨烯 碳化硅 热处理 氩气 催化剂 制备 无水乙醇溶液 生产周期 电学性能 光学性能 含硅原料 混合溶液 膨胀石墨 保护剂 球磨 旋蒸 流通 污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石墨烯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先将40~80份质量的膨胀石墨与20~60份质量的含硅原料混合,球磨,制得复合粉体,再于800~1400℃和氩气条件下热处理,制得碳化硅‑石墨烯复合粉体;或将5~100份质量的所述催化剂的无水乙醇溶液加入到100份质量的复合粉体中,搅拌,旋蒸,在800~1400℃和流通氩气条件下热处理1~6小时,制得碳化硅‑石墨烯复合粉体;或向100份质量的所述复合粉体中加入10~100份催化剂和保护剂的混合溶液,搅拌,冷冻干燥,在800~1400℃和氩气条件下热处理,制得碳化硅‑石墨烯复合粉体。本发明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和污染小,所制制品的比表面积高、光学性能良好和电学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化硅或石墨烯复合粉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化硅-石墨烯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化硅是具有密度低(3.21g/cm3)、熔点高(>2700℃)、强度高(抗拉强度为2100kg/cm2)、模量高(弹性模量为4.9×104 kg/cm2)、热膨胀率低及耐腐蚀等优良特性,已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化工、能源、航空航天及环保等众多领域,其制备方法有直接反应法、化学降解法、气相沉积法、液相析晶法、碳热还原法、溶胶-凝胶法、熔盐法、水热法、微波辅助加热法等。
上述碳化硅的制备方法存在生产成本高、产率低和周期长等缺点,作为结构材料使用时,具有韧性差和脆性大的缺点,通常需要添加高性能的柔性相来增强增韧。
石墨烯(g raphene)是由单层六角原胞碳原子组成的蜂窝状二维晶体,具有结构稳定、导电性高、韧度高、强度高、比表面积超大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应用于储氢、纳米电子器件、复合材料、纳米光学材料等领域,在众多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被誉为下一代关键基础材料。目前制备石墨烯的方法主要有微机械剥离法、溶液剥离法、外延生长法、石墨插层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氧化还原法,这些方法亦存在产率低、成本高和污染大的缺点,直接在SiC材料中添加石墨烯增强增韧,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和增强增韧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廉和污染小的碳化硅-石墨烯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用该方法制备的碳化硅-石墨烯复合粉体比表面积高,能直接用于过滤、油水分离和有害物质吸附;所述碳化硅-石墨烯复合粉体加入材料中能增强增韧陶瓷基材料、金属基材料和聚合物基材料,提高热态强度和抗氧化性。
为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先将40~80份质量的膨胀石墨与20~60份质量的含硅原料混合,球磨60~120min,得到复合粉体;再将所述复合粉体在800~1400℃和流通氩气条件下热处理1~6小时,制得碳化硅-石墨烯复合粉体。
或将40~80份质量的膨胀石墨与20~60份质量的含硅原料混合,球磨60~120min,得到复合粉体;再将0.5~10份质量的催化剂加入到100份质量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得到催化剂的无水乙醇溶液;然后将5~100份质量的所述催化剂的无水乙醇溶液加入到100份质量的所述复合粉体中,室温条件下搅拌20~24h,在30~80℃条件下旋蒸,得到负载有催化剂前驱体的粉末;将所述负载有催化剂前驱体的粉末在800~1400℃和流通氩气条件下热处理1~6小时,制得碳化硅-石墨烯复合粉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83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珍珠智能分拣系统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微片的剥离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