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耦合多级逆流载氧的固体燃料化学链燃烧分离CO2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9174.7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0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金保昇;邵亚丽;王晓佳;王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C10/10 | 分类号: | F23C10/10;F23C10/1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 多级 逆流 固体燃料 化学 燃烧 分离 co2 方法 | ||
1.一种耦合多级逆流载氧的固体燃料化学链燃烧分离CO2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为:
在多级塔式逆流移动床空气反应器(3)中,一级惯性分离器(2)分离下来的失氧的载氧体颗粒(C)从上部进入多级塔式逆流移动床空气反应器(3)发生载氧反应,再生完成后从该反应器下部离开,通过一级返料器(8)再进入燃料反应器(1);空气(E)从管式进风器(6)入口进入,通过水平圆管下侧面均匀分布的小孔(7)进入空气反应器(3)内部,空气(E)绕流过水平圆管向上运动,与向下运动的载氧体颗粒(C)形成逆流接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后的贫氧空气(F)进入防堵塞喷嘴(5),接着从管式排风器(4)出口离开;载氧体颗粒(C)在自上而下平稳流动的过程中,在各级管式排风器(4)和管式进风器(6)之间发生均匀载氧反应,从而实现载氧体颗粒(C)的高效再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多级逆流载氧的固体燃料化学链燃烧分离CO2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级塔式逆流移动床空气反应器(3)中,采用管式进风器(6)和管式排风器(4)交错布置进行多级布风,载氧体颗粒(C)在每级内与空气逆流接触反应,与常规的移动床空气反应器相比,载氧效率高,气体处理能力大,系统热功率规模显著提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多级逆流载氧的固体燃料化学链燃烧分离CO2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E)在各级管式进风器(6)的风量采用上低下高的非均匀分配方式,调节各级风量即可实现系统热功率的灵活调节,同时,结合各级管式排风器(4)出口合理的背压调节,可以充分抑制空气反应器(3)和一级惯性分离器(2)之间的串气以及空气反应器(3)内部级间串气,实现高CO2捕集效率、高载氧再生效率以及低氧气逃逸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多级逆流载氧的固体燃料化学链燃烧分离CO2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E)是从管式进风器(6)下侧面的小孔(7)进入多级塔式逆流移动床空气反应器(3)内部,此区域为载氧体颗粒(C)自上而下流动时的“盲区”,有效防止气体夹带颗粒堵塞小孔(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多级逆流载氧的固体燃料化学链燃烧分离CO2方法,其特征在于空气(E)是从管式排风器(4)下侧面的防堵塞喷嘴(5)离开多级塔式逆流移动床空气反应器(3)内部,防止气体夹带颗粒堵塞防堵塞喷嘴(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多级逆流载氧的固体燃料化学链燃烧分离CO2方法,其特征在于残炭颗粒D经一级惯性分离器(2)分离后送到二级旋风分离器(9),再由二级返料器(10)送回燃料反应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917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