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蛋白用于制备防治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9364.9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6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芬;卜国军;钟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K14/705 | 分类号: | C07K14/705;A61K38/17;A61P25/2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小胶质细胞 小鼠 制备 学习记忆能力 氨基酸序列 长时程增强 核苷酸序列 海马 受体蛋白 淀粉样 氨基酸 防治 降解 外段 沉积 大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蛋白用于制备防治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用途,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蛋白包含TREM2受体蛋白的胞外段1‑171位氨基酸,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蛋白具有增加小胶质细胞的密度,促进小胶质细胞对Aβ的内吞及降解,降低大脑内Aβ水平及Aβ淀粉样斑沉积;增加小鼠海马区域CA3‑CA1的长时程增强和提高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领域,特别是一种蛋白用于制备防治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渐进性认知功能丧失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最为常见的老年痴呆类型。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约7-10%患有AD;而超过80岁的人群中,罹患该病的数目高达40%。目前在中国,AD患者人数已超过800万,居世界第一位。由于AD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并影响其生存质量,因而给病人及其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成为当今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研究AD的发病机制并以此指导开发AD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手段、研制有效的治疗药物均有着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目前AD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也未研制出预防和治疗AD的理想药物。
AD患者早期出现记忆丧失、意识错乱、注意力差、失语、失用、缺乏方向感等症状,逐渐丧失思考及判断能力,难以与人沟通,生活无法自理。最终因神经细胞大量死亡影响到大部分脑区时,身体各组织器官受损,病人出现死亡。对AD病人尸检发现其大脑中具有两个主要的病理学特征:神经元内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及神经细胞外淀粉样斑(Amyloid plaques)沉积。淀粉样斑主要由β-淀粉样肽(Amyloid-β,通常缩写为Aβ)聚集而成,Aβ沉积引起大脑中神经突触的退化和神经元凋亡,最终引发认知功能损伤及痴呆。因而,抑制Aβ产生或促进Aβ降解对于AD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除了上述两种主要病理特征外,AD病人大脑内还有其他的病理特征:包括神经炎症过度激活、神经元丢失、神经突触丧失等。
2型髓系细胞触发受体(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2,TREM2)属于Ig(Immunoglobulin,Ig)超家族,其编码基因位于染色体6p21上,编码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在Genbank中的编号为NM_018965.3。目前认为TREM2是晚发型AD的重要风险基因,主要调节神经炎症、小胶质细胞的存活及吞噬作用、小胶质细胞在淀粉样斑块周围的聚集等生理功能。在AD病人大脑中,TREM2蛋白水平显著增加。TREM2在代谢过程中受到金属蛋白酶ADAM的切割,释放其胞外可溶性片段(Soluble TREM2,sTREM2)。AD病人脑脊液中的sTREM2蛋白水平显著增加,并且与已知的AD标记物——磷酸化Tau及总Tau蛋白水平成正相关。但sTREM2在AD中的功能目前在国际范围内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蛋白用于制备防治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用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蛋白用于制备防治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用途。
进一步的,所述蛋白包含TREM2受体蛋白的胞外段1-171位氨基酸,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进一步的,所述蛋白具有增加小胶质细胞密度的用途。
进一步的,所述蛋白具有增加小胶质细胞对Aβ内吞的用途。
进一步的,所述蛋白具有增加小胶质细胞对Aβ降解的用途。
进一步的,所述蛋白具有增加小鼠脑片海马区域CA3到CA1的长时程增强的用途。
进一步的,所述蛋白具有增加AD小鼠模型在水迷宫行为学检测中的学习记忆能力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未经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93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