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伯努利效应的四杆无桨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9853.4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4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功学;陈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9/00 | 分类号: | B64C3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第五思军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伯努利 效应 四杆无桨 飞行器 | ||
基于伯努利效应的四杆无桨飞行器,包括有单级活塞压缩机,单级活塞压缩机通过联轴器连接于电机Ⅰ;单级活塞压缩机连接于电机Ⅰ;涡轮增压管道中间装有涡轮增压机;涡轮增压机下涡轮与气舱相连;气舱通过内部内置槽道焊接于支撑杆;支撑杆一端通过焊接密封于气舱的出气口;转向器通过凹凸卡合于飞行气圈Ⅰ;气舱下方设有配重器;飞行气圈Ⅰ下方设有同轴定距飞行气圈Ⅱ;飞行气圈Ⅱ通过飞行架的中通管道连通于气舱下方;无浆的飞行气圈的流体进行飞行力的施加,两个气圈的相叠加可实现飞行升力的平方和增加,伯努利流体原理的流线非均匀回夹片产生风力上升托力原理,可实现飞行器其造价低廉,原理结构简单,对环境要求低,飞行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桨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伯努利效应的四杆无桨飞行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飞行器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于一些结构和环境复杂的飞行器且对于材料的要求较高,价格昂贵,对于常规飞行器飞行噪声大,飞行能力差及不稳定等情况,存在其造价昂贵,原理结构复杂,对环境要求高,起降效果差的飞行器的问题,本装置涉及基于伯努利效应的四杆无桨飞行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伯努利效应的四杆无桨飞行器,具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伯努利效应的四杆无桨飞行器,包括有单级活塞压缩机,单级活塞压缩机通过联轴器与电机Ⅰ相连;电机Ⅰ与电源组Ⅰ相连;电源组Ⅰ和电机Ⅰ通过支架固定;单级活塞压缩机的曲轴输入端连接于电机Ⅰ,单级活塞压缩机的下端通过密封盘的两个端口连接于涡轮增压管道;涡轮增压管道中间装有涡轮增压机;涡轮增压机的下涡轮通过管道与气舱相连;气舱通过内部内置槽道焊接在支撑杆上;支撑杆一端通过焊接密封于气舱的出气口,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于转向器;转向器通过凹凸卡合于飞行气圈Ⅰ;气舱下方安装有十字形配重器;配重器末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电机Ⅱ;电机Ⅱ与电源组Ⅱ相连;电源组Ⅱ和电机Ⅱ通过飞行架的圆形架构固定;飞行气圈Ⅰ正下方定位有同轴定距飞行气圈Ⅱ;飞行气圈Ⅱ通过飞行架局部的中通管道与气舱的下方连通。
所述支撑杆关于气舱的几何中心呈四等份等距离分布,且在四个支撑杆的中部通过加固圈将四杆件固定。
所述的十字形配重器的配重轨道关于气舱几何中心呈四等份等距离分布,且在两个相邻的配重轨道之间焊接1/4铁圈将四个配重轨道固定。
所述的飞行气圈Ⅰ和飞行气圈Ⅱ结构均为未闭合的内凹夹片,满足伯努利流体原理的流线非均匀回夹片,且飞行气圈Ⅱ关于气舱几何中心呈镜像等距离对称分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采用通过基于伯努利效应的四杆无桨飞行器,包括有单级活塞压缩机,单级活塞压缩机通过联轴器连接于电机Ⅰ;电机Ⅰ的供能来自于电源组Ⅰ;电源组Ⅰ和电机Ⅰ的位置固定通过支架进行固定;单级活塞压缩机的曲轴输入端连接于电机Ⅰ,活塞下端通过密封盘的两个端口连接于涡轮增压管道;涡轮增压管道中间装有涡轮增压机;涡轮增压机下涡轮通过管道连接于气舱;气舱通过内部内置槽道焊接于支撑杆;支撑杆一端通过焊接密封于气舱的出气口,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于转向器;转向器通过凹凸卡合于飞行气圈Ⅰ;气舱下方安装有十字形配重器;配重器末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电机Ⅱ;电机Ⅱ的供能来自于电源组Ⅱ;电源组Ⅱ和电机Ⅱ通过飞行架的圆形架构进行固定;飞行气圈Ⅰ正下方定位有同轴定距飞行气圈Ⅱ;飞行气圈Ⅱ通过飞行架局部的中通管道连通于气舱下方。通过无浆的飞行气圈的流体进行飞行力的施加,通过两个气圈的相叠加可以实现飞行升力的平方和增加,通过伯努利流体原理的流线非均匀回夹片产生风力上升托力原理,可实现飞行器其造价低廉,原理结构简单,对环境要求低,飞行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98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