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术室护理用静脉输液防渗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0423.4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4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马红梅;马树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 |
主分类号: | A61M5/52 | 分类号: | A61M5/52;A61M5/158;A61M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3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术室 护理 静脉 输液 渗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术室护理用静脉输液防渗漏装置。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医疗临床上最常规、最普遍的治疗手段,但也极易发生静脉渗漏,目前能采取的有效预防措施是积极消除危险因素,如提高静脉穿刺技术,避免机械性损伤,根据不同药物掌握好其浓度和静注速度,加强护理观察,尽量避免药物外漏,避免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给病人减少痛苦,但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大多数输液在手背,而手指、及腕部活动度大,特别是儿童和意识不清、输液时间长的患者,更易造成渗漏;特别是有些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渗漏到皮下,会造成皮下坏死,导致肌腱挛缩,影响手部功能,因此,一般情况下,护理人员穿刺后使用较长的胶布,进行手部固定,繁琐且耗时,又不易操作:胶布粘贴太紧影响滴度,且长时间的固定产生循环障碍,引起手部肿胀;粘贴太松起又不到固定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手术室护理用静脉输液防渗漏装置,结构简单,调节性强,适用于不同患者的固定,通过对手背的固定避免手掌扭曲造成的针头晃动,针头穿过针套与手部保持静止,有效的避免渗漏,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术室护理用静脉输液防渗漏装置,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右侧面固定有两根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端部穿过第二底板中部的轴孔并裸露第二底板的右侧,所述固定轴右端的螺纹部分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外侧端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设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的上端固定有侧挡板,右侧的侧挡板上端固定有束带,左侧的侧挡板上端固定有与束带配合使用的卡扣,且束带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粘接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中部均匀分布有透气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挡板为弧形板,且右侧的侧挡板中部设有缺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柱的下端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挡板的上侧面后侧固定有轴座,两个轴座内设有螺纹轴,所述轴座外侧的螺纹轴端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所述螺纹轴的中部下侧固定有针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手术室护理用静脉输液防渗漏装置,结构简单,调节性强,适用于不同患者的手掌固定,通过第一螺母和调节螺母的调节,使两块侧挡板之间的间距以及侧挡板相对于第一底板的高度发生改变,提高了适用性,通过对手背的固定避免手掌扭曲造成的针头晃动,针头穿过针套,输液管通过胶带粘接在粘接板上,侧挡板对手掌进行固定,针头与侧挡板间接固定,则针头与手部保持静止,避免了传统固定方式造成的药物渗漏,有效的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前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底板、2第二底板、3固定轴、4第一螺母、5调节柱、6侧挡板、7束带、8卡扣、9粘接板、10轴座、11螺纹轴、12第二螺母、13针套、14透气孔、15缺口、16固定板、17调节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未经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04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保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植保药箱及植保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