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分离墩式围堰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0810.8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0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勇;张乃受;李增军;孙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10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00461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保税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分离 围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墩式围堰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分离墩式围堰。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离岸外海工程项目的发展,钢圆筒作为一种护岸临时围堰结构或永久结构得到广泛应用,但钢圆筒在工程应用中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是应用在人工岛护岸临时围堰与隧道等交通设施联通时,人工岛建成后需拆除钢圆筒,目前的钢圆筒被设计成一个整体,在整个钢圆筒插入土体后很难整体拔出,潜水员水下切割作业难度大、成本高;二是应用在离岸墩式永久结构时,钢圆筒相对于钢筋混凝土圆筒的耐久性较差,尤其是在浪溅区等腐蚀性较强的区域,已严重影响结构物的使用寿命,且钢圆筒后期防腐维护难度大、成本高,效果也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分离墩式围堰。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分离墩式围堰,包括钢筋混凝土圆筒和钢圆筒,所述钢筋混凝土圆筒和钢圆筒竖直同轴叠放,所述钢筋混凝土圆筒位于钢圆筒上,所述钢筋混凝土圆筒的底部设有限位止水结构,所述钢圆筒插入限位止水结构内。
所述限位止水结构包括设于钢筋混凝土圆筒底面的环形槽和设于环形槽内的环形止水材料,所述钢圆筒顶端插入环形槽内,所述环形止水材料设于钢圆筒和环形槽之间,所述环形止水材料至少与钢圆筒的顶面和环形槽的顶面同时贴合。
所述环形止水材料与环形槽的内壁、外壁和顶面均贴合,所述环形止水材料与钢圆筒的内壁、外壁和顶面均贴合。
所述限位止水结构包括设于钢筋混凝土圆筒底面的环形台阶和设于环形台阶内的环形止水材料,所述钢圆筒顶端插入环形台阶,所述环形止水材料设于钢圆筒和环形台阶之间,所述环形止水材料至少与钢圆筒的顶面和环形台阶的顶面同时贴合。
所述环形台阶为环绕钢筋混凝土圆筒的轴线将内壁切除一个截面为矩形的圆环而形成,所述环形止水材料与环形台阶的侧壁和顶面均贴合,所述环形止水材料与钢圆筒的外壁和顶面均贴合。
所述环形台阶为环绕钢筋混凝土圆筒的轴线将外壁切除一个截面为矩形的圆环而形成,所述环形止水材料与环形台阶的侧壁和顶面均贴合,所述环形止水材料与钢圆筒的内壁和顶面均贴合。
所述钢圆筒内壁顶部焊接有加强肋。
所述环形止水材料由止水橡胶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作为一种护岸临时围堰结构需要拆除上段圆筒时,直接用起重设备拆除即可,避免了水下作业,降低了作业强度,节省了作业时间,降低了作业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发明在作为永久性结构物时,处在浪溅区、水位变动区等腐蚀性较强的区域的钢筋混凝土圆筒相对于钢圆筒能够有效提高结构物的耐久性,降低后期维护工作量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图1的A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2中图1的A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3中图1的A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中:1-钢筋混凝土圆筒;2-钢圆筒;3-环形止水材料;
以下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可分离墩式围堰,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钢筋混凝土圆筒1和钢圆筒2,所述钢筋混凝土圆筒1和钢圆筒2竖直同轴叠放,所述钢筋混凝土圆筒1位于钢圆筒2上,所述钢筋混凝土圆筒1的底部设有限位止水结构,所述钢圆筒2插入限位止水结构内。
所述限位止水结构包括设于钢筋混凝土圆筒1底面的环形槽和设于环形槽内的环形止水材料3,所述钢圆筒2顶端插入环形槽内,所述环形止水材料3设于钢圆筒2和环形槽之间,所述环形止水材料3至少与钢圆筒2的顶面和环形槽的顶面同时贴合。
所述环形止水材料3与环形槽的内壁、外壁和顶面均贴合,所述环形止水材料3与钢圆筒2的内壁、外壁和顶面均贴合。
所述钢圆筒2内壁顶部焊接有加强肋。
所述环形止水材料由止水橡胶制成。
实施例2一种可分离墩式围堰,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钢筋混凝土圆筒1和钢圆筒2,所述钢筋混凝土圆筒1和钢圆筒2竖直同轴叠放,所述钢筋混凝土圆筒1位于钢圆筒2上,所述钢筋混凝土圆筒1的底部设有限位止水结构,所述钢圆筒2插入限位止水结构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08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锈钢矩形电瓷成型用坯板
- 下一篇:一种往返式接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