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基因CYP71A1和5-羟色胺在调控水稻植株抗虫性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0995.2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7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芦海平;舒庆尧;富昊伟;娄永根;叶恭银;张渭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浙江之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53 | 分类号: | C12N15/53;C12N15/82;A01H5/00;A01H6/4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基因 cyp71a1 羟色胺 调控 植株 抗虫性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基因CYP71A1和5‑羟色胺在调控水稻植株抗虫性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对γ射线诱变获得的突变体与野生型进行害虫抗性实验,发现基因CYP71A1突变的水稻植株相比野生型具有更高地抗虫性,验证了抑制基因CYP71A1表达在提高水稻植株抗虫性中的应用;与此同时,通过调节植株体内5‑羟色胺含量的变化,发现5‑羟色胺含量的降低可提高植株抗虫性,从而验证了抑制5‑羟色胺在提高水稻植株抗虫性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和水稻分子育种领域,尤其涉及水稻基因CYP71A1和5-羟色胺在调控水稻植株抗虫性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尤其是对亚洲国家而言,保证其稳定生产是十分重要的。褐飞虱是一种刺吸类昆虫,通过刺吸式口器刺入叶鞘吸收水稻的营养物质,其侵害可以引起植株生长缓慢,导致产量下降,甚至表现出“烧苗”(Hopperburn)症状,植株大面积死亡。此外,稻飞虱还会传播多种水稻病毒病。
目前,本领域对于稻飞虱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这导致用药成本增加、害虫抗药性上升、有害物质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
在褐飞虱抗性研究上,研究者已经挖掘了20多个抗性位点,但是克隆的基因并不多,目前只有Bph14,Bph26,Bph3,Bph18,Bph29被克隆。不同抗性基因的抗性谱和抗虫机制存在差异。如携带Bph14的水稻品种表现出抗生性,缩短褐飞虱取食时间、抑制其生长发育等;携带来源于南亚的一个品种RHT的抗性基因Bph3,由3个凝集素受体激酶组成。
尽管较多的QTL位置被发掘,但从克隆的基因数量来看,还是较少的,其背后的抗性机制也并不清楚。因此,抗褐飞虱水稻种质资源,尤其是广谱性抗性材料的发掘是十分紧迫的。
水稻基因CYP71A1属于单加氧酶P450家族基因,能够以色胺为底物,催化其芳环5'位置进行羟化反应,形成5羟色胺。因此,CYP71A1又名T5H(Tryptamine 5Hydroxylation)。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基因CYP71A1和5-羟色胺在调控水稻植株抗虫性中的应用,该基因的缺失能够提高水稻植株的抗虫性。
水稻基因CYP71A1在调控水稻植株抗虫性中的应用,其中,所述水稻基因CYP71A1(LOC_Os12g16720)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具体地,为了提高水稻植株的抗虫性,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通过化学物质抑制基因CYP71A1表达或者通过RNAi抑制基因CYP71A1的转录;(2)对基因CYP71A1进行基因突变,例如:γ射线或者EMS处理诱发变异,或者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水稻抗虫性的方法,包括:采用CRISPR技术将水稻基因组中基因CYP71A1进行定点突变,获得基因CYP71A1沉默的水稻植株。
针对基因CYP71A1对虫害的适用范围,本发明提供了褐飞虱、白背飞虱和螟虫的验证实验;发现与基因CYP71A1突变后的水稻植株相比,褐飞虱、白背飞虱和螟虫更偏向于取食野生型水稻植株。
此外,本发明还通过实验验证了5-羟色胺在调控水稻植株抗虫性中的应用,发现5-羟色胺的降低有利于水稻植株抗虫性的提高;所以采用抑制植株体内5-羟色胺含量的化学物质同样也可以降低水稻植株的抗虫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田间获得的突变体与野生型进行害虫抗性实验,发现基因CYP71A1突变的水稻植株相比野生型具有更高地抗虫性,验证了抑制基因CYP71A1的表达在提高水稻植株抗虫性中的应用;与此同时,通过调节植株体内5-羟色胺含量的变化,发现5-羟色胺含量的降低可提高植株抗虫性,从而验证了抑制5-羟色胺在提高水稻植株抗虫性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浙江之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浙江大学;浙江之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09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