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贷款风险融合评估方法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1098.3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2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段伟芝;韩学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甄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九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7 | 代理人: | 王培松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贷款风险 融合 评估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系统及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贷款风险融合评估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互联网消费金融,即借助网络进行线上的审核、放款、消费、还款等业务流程。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的用户群体,长尾市场用户为互联网消费金融带来更大的风险控制和风险定价的挑战。
从公开资料来看,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的坏账率达到10%以上,新兴互金企业普遍存在风控策略滞后,风控解决方案不成熟等问题,从而造成用户恶意欺诈、逾期等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贷款风险融合评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用户通过客户端打开移动应用APP向后台服务器提出借贷请求;
步骤2、后台服务器调用活体认证模块进行活体认证;
步骤3、响应于活体认证通过,用户客户端调用指纹模块,获取用户客户端的上的指纹采集的设备、环境、地理位置信息,并上传到后台服务器;
并且在用户客户端的借贷界面上提示填入个人基本信息,上传到后台服务器;
步骤4、用户客户端收集用户提出贷款请求的用户客户端设备参数、环境参数并上传至后台服务器;
步骤5、后台服务器将所述设备参数、个人基本信息以及环境参数进行封装,调用接口将封装后的结果发送到反欺诈评估模块;
步骤6、反欺诈评估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参数预判断传入的参数是否合法、参数是否缺失以及参数格式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进入下一步,否则返回步骤3;
步骤7、查询登记到反欺诈评估模块的业务方企业的标识码,并根据标识码确定其对应的场景ID,然后,将业务方企业对应的参数信息传给规则引擎,其中在不同场景ID下预置了不同的反欺诈规则的组合;
步骤8、规则引擎接收到业务方企业的参数后,匹配该业务方企业预置的反欺诈规则,根据规则运行前述封装后的参数得到决策结果。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在借贷界面填入的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手机号码、银行卡、银行卡预留手机号信息。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用户客户端设备参数包括:国际移动设备标志、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本机mac地址、本机机型、本机cpu型号以及本机的开机时间。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环境参数包括:人脸的url地址、用户申请贷款平台、用户请求来源ip、本机连接的wifi的mac地址、本机连接的wifi的名称、gps地理位置信息以及基站信息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反欺诈规则包括自然人策略、设备类策略、累计类策略、黑名单类策略、使用异常以及算法类策略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自然人策略包括身份证号与姓名不匹配、GPS地理位置信息与住址不一致、GPS地理位置信息与指纹采集的地理位置不匹配、身份证号与手机号码不匹配、手机号码经常使用地与GPS地理位置信息不一致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设备类策略包括使用模拟器。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黑名单类策略包括网贷逾期黑名单、第三方征信记录黑名单。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累计类策略包括同一个身份证号对应多个姓名、同一个身份证号对应多个手机号码、同一个身份证号对应多个地址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算法类策略包括lr模型。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使用异常类策略包括:手机号码消费记录异常、身份证号对应的姓名使用异常、手机使用状态异常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贷款风险融合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客户端、后台服务器以及反欺诈评估服务器,反欺诈评估服务器内设置有反欺诈评估模块,用户客户端与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与反欺诈评估服务器通过网络交互数据,其中用户客户端、后台服务器以及反欺诈评估服务器被设置成按照下述方式实现贷款风险融合评估:
步骤1、用户通过客户端打开移动应用APP向后台服务器提出借贷请求;
步骤2、后台服务器调用活体认证模块进行活体认证;
步骤3、响应于活体认证通过,用户客户端调用指纹模块,获取用户客户端的上的指纹采集的设备、环境、地理位置信息,并上传到后台服务器;
并且在用户客户端的借贷界面上提示填入个人基本信息,上传到后台服务器;
步骤4、用户客户端收集用户提出贷款请求的用户客户端设备参数、环境参数并上传至后台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甄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甄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10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