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食用菌废弃菌棒制作有机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2663.8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8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硕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504 | 代理人: | 宋林清 |
地址: | 31172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食用菌 废弃 制作 有机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菌棒再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食用菌废弃菌棒制作有机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传统用菌行业在我国各地的迅速兴起,食用菌一次种植后的大量废弃菌棒(渣)对生态环境及食用菌产业本身产生的污染与危害性也越来越大。如果直接将废弃菌棒扔掉不但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而且对生产企业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食用菌栽培后的废弃培养料,包含了食用菌的菌丝残体及经菌丝酶解后结构发生改变的粗纤维复合物,其有机质和营养价值较高。传统的食用菌栽培,只利用了其生物发酵的中间产物---子实体(菇),而没有利用采收子实体留下后的废弃培养料(又称菌糠)。据统计,全国每年食用菌栽培废弃物约500万吨,这些废弃物被随地丢弃或燃烧,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产生了“三废”,加剧生态的恶化。业内对废弃菌棒进行无害化处理及二次利用方面的研究开展的也越来越多。
因此,如何对现有的利用食用菌废弃菌棒制作有机肥的方法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食用菌废弃菌棒制作有机肥的方法,对废物进一步的利用,原材料易得,成本低,能变废为宝,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且生产工艺简单,处理过程耗能少,生产出来的有机肥料富含营养物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食用菌废弃菌棒制作有机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粉碎,将食用菌废弃菌棒脱袋后,粉碎至20~30目;
B、原料混合,将粉碎后的所述食用菌废弃菌棒与动物粪便、炉灰渣、生物有机肥发酵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所述混合料中各组份按以下重量份数:食用菌废弃菌棒40~60份、动物粪便30~50份、炉灰渣10~30份、生物有机肥发酵剂1~2份;
C、堆肥发酵,将步骤B中所述混合料在开放性场合堆成长条状发酵堆,尺寸为下底宽1~2.5米、高0.7~1.1米;所述混合料堆好后3小时堆内温度上升,24小时达到65℃,保持温度在60~70℃,发酵进行7~15天,每隔一天对所述发酵堆进行一次翻堆除臭,直至所述混合料内部变白、松散即发酵完成;
D、造粒成型,将步骤C中发酵完成的发酵物进行干燥、粉碎后,向所述发酵物中加入膨润土并混合,其中所述膨润土占所述发酵物的重量比例为0.5%,混匀后,经摇床造粒得到肥料颗粒;
E、肥料颗粒干烘干,将步骤D中的得到的所述肥料颗粒置于烘干筒中进行烘干处理,得到烘干后肥料颗粒,所述烘干筒前端温度至少380℃,末端温度至少90℃;
F、肥料颗粒冷却,将步骤E中得到的烘干后肥料颗粒置于冷却桶中进行冷却,得到冷却后肥料颗粒,冷却桶末端温度不超过25℃;
G、肥料颗粒筛选,将步骤F得到的冷却后肥料颗粒进行粒径筛选,得到生物有机肥,粒径控制在6~7目,将筛选后的成品颗粒分装入库。
进一步地,步骤B中的所述动物粪便为牛粪、羊粪、猪粪、鸡粪中的一种或几种。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利用食用菌废弃菌棒制作有机肥的方法,主要利用食用菌废弃菌棒、动物粪便及炉灰渣作为原材料,对废物进一步的利用,原材料易得,成本低,能变废为宝,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且生产工艺简单,处理过程耗能少,生产出来的有机肥料富含营养物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一种利用食用菌废弃菌棒制作有机肥的方法,作为本发明的改进,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粉碎,将食用菌废弃菌棒脱袋后,粉碎至20~30目;
B、原料混合,将粉碎后的食用菌废弃菌棒与动物粪便、炉灰渣、生物有机肥发酵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混合料中各组份按以下重量份数:食用菌废弃菌棒40~60份、动物粪便30~50份、炉灰渣10~30份、生物有机肥发酵剂1~2份,混合料湿度以手握刚能成团为最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硕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硕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26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成台冷却水循环系统
- 下一篇:蓄电池极板涂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