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致变色布料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4272.X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5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孟鸿;余洪涛;邵珊;赵亮;戚茂伟;黄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153 | 分类号: | G02F1/1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布料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布料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技术是一种基于电活性物质在外加电场或电流的作用下,发生电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使其对不同波长光的透射率、反射率和吸收率发生可逆性变化,从而在外观上呈现出不同颜色变化的现象。电致变色技术在生活和军事等领域得到应用,例如智能变色窗户、电子显示、汽车后视镜等。在军事领域,主要可用于智能迷彩布料的制备。传统电致变色器件主要采用夹层式的垂直层状结构,从上到下依次可以分为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储存层和透明导电层。在这种结构中,两个电极层需要堆叠在一起。采用传统结构制备的电致变色布料器件通常采用笨重的金属织物为布料和电极材料,堆叠在一起,这种金属导电织物堆叠的器件结构,容易发生短路,不易进行后续加工处理和大面积的制备;而且金属织物不耐腐蚀,得到的器件比较厚重,不具有加工和实用性。因此,采用ITO导电浆料替代金属布料作为电极材料,在布料上直接加工制备平面分布电极的方法,可以避免电极的堆叠,这种方法制备的电致变色布料更薄,更轻,实用性强,容易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制备。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布料的简易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高电致变色布料的实用性。
发明具体内容
由于目前制作电致变色布料存在的上述缺点,为了提高电致变色布料的实用性,本发明提出一种电致变色布料的制作方法,其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电致变色布料的上述缺点。
本发明采用以下制备方案:
一种电致变色布料的制作方法,包括采用ITO导电浆料烘干成膜作为电极材料,布料上电极分布结构,喷涂步骤,且所述喷涂步骤包括喷ITO导电浆料、喷电致变色材料、喷UV固化电解质步骤,覆盖有机薄膜层。
所述ITO导电浆料包括成份组成,~13质量%ITO导电粒子,~5.0质量%热固性树脂,~82质量%低沸点溶剂。
所述ITO导电膜包括宽的和窄的两种,宽的导电膜宽度为3~5毫米,窄的导电膜宽度为1~2毫米。
所述电极分布结构包括间隔分布宽的和窄的两种ITO导电膜,ITO导电膜间间隔小于或等于1毫米。
所述导电ITO浆料喷涂步骤包括100℃烘烤5分钟。
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喷涂步骤包括80℃烘烤5分钟。
所述喷涂UV固化电解质步骤包括覆盖有机薄膜层,光固一次,5分钟。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步骤简单、电致变色布料质轻、薄、实用性强,易于实现大规模生产。
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简单溶液加工法制作电致变色布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得到的电致变色布料轻、薄、实用性强,容易实现大规模电致变色布料的生产制作。具有一定的商业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电致变色布料器件平面结构图。
图2为电致变色布料器件侧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案例1:
图1是电致变色布料器件的平面结构图,图2是电致变色布料器件的侧面结构图。在合成纤维布料1上根据模板喷涂ITO导电浆料,100℃烘烤5分钟,得到平行间隔的宽的ITO膜2和窄的ITO膜3,作为电致变色器件电极,每条宽的ITO膜电极的宽度为3~5毫米,每条窄的ITO膜电极的宽度为1~2毫米,ITO膜间隔小于1毫米。然后,在宽的ITO膜2上喷涂电致变色材料4,80℃烘烤5分钟。最后,在覆盖ITO膜电极2,3和电致变色材料4的布料上1喷涂电解质5,并盖上薄的透明聚乙烯膜6,在365纳米紫外灯下固化5分钟得到电致变色的布料器件。
上述实施例中的实施方案可以进一步组合或者替换,且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专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化和改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42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联网三维打印
- 下一篇:供纸装置、剥离辅助装置及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