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复式车道基于车辆编码的队列管理发卡/收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4283.8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2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谦;王树兴;马晓刚;孙天一;陈雪珲;张珂;王进;冯扬;曹蓉;许勐;郭翔飞;李晓龙;张洪涛;王金龙;时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谦;山东高速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5/02 | 分类号: | G07B15/02;G08G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申传晓 |
地址: | 250001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复式 车道 基于 车辆 编码 队列 管理 发卡 收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复式车道基于车辆编码的队列管理发卡/收费方法,通过将车辆检测器(车辆分离器)所输出开关量或者电平量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结合车道机的发卡/收费操作产生的数字信号,最终将车道检测器(车辆分离器)信号及车道机操作状态组合转化为该车的车辆代码;连续通过多辆,即产生对应多组车辆代码形成队列;通过对队列中车辆代码进行判断,从而确定车辆在车道所处的队列位置及发卡/收费状态,判断在车道机及栏杆机对车辆的相应操作对策,使车辆准确、快速、有序的通过收费车道;采用本发明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通过信号组合进行车辆编码,形成车辆编码队列,实现自动识别所需处理的车辆业务状态及队列位置并进行判断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费站的发卡/收费流程,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复式车道基于车辆编码的队列管理发卡/收费方法,特别适用于无人自动发卡/收费车道。
背景技术
近年来,收费站车流量日益增多,通行保畅压力越来越大,但改扩收费车道征地存在较大困难或收费广场无外扩条件。在现有状况下,各收费站尽管采取了多种办法进行车辆疏导,强化人员培训提升收费速度,收费站压车仍时常发生。
设置复式车道是收费站在车流量较大,拥堵严重的收费站采取的一种加快通行速度的方法,能在现有条件下提高通行效率。
目前存在的问题为:
1、多为人工管理,效率较低。
2、协同时需复式车道内各单元收费员相互协调,并对车辆分配进行人工干预,增加了管理难度,自动化水平较低。
3、奇偶方式如采用单杆则需收费员对驾驶员进行引导,双杆则对车道长度要求较高且实际操作不便
4、计重数据的分配须与奇偶方式相对应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特别是自动发卡机的大量使用及自动缴费机的推广使用,尚未有较好解决办法和使用实例。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复式车道基于车辆编码的队列管理发卡/收费方法,在收费站出现拥堵状况时,以缩短车辆通过收费站的时间,提高车道的疏导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用于复式车道基于车辆编码的队列管理发卡/收费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车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操作单元,以车辆进入车道遇到的第一个操作单元为操作单元一,遇到的第二个操作单元为操作单元二;每个操作单元基本构成相同,操作单元一所含存在线圈称为存在线圈一,车道机称为车道机一,车牌识别称为车牌识别一,通过线圈称为通过线圈一;操作单元二所含存在线圈称为存在线圈二,车道机称为车道机二,车牌识别称为车牌识别二,通过线圈称为通过线圈二;如为多个操作单元则依次类推;车辆编码为所触发存在线圈后的有效编码;
其预先设定条件为:
(一)车辆依次进入车道,符合队列规则;
(二)车辆顺序通过存在线圈、车道机、通过线圈,顺序触发;
(三)车道内完全封闭,只存在一个入口和出口;
(四)一车一杆的放行要求;
其操作步骤为:
A、车辆进入收费岛间车道,在存在线圈一处产生电磁感应,通过车辆检测器输出,经处理转化为数字信号的第一位为1,车辆编码为1,即开始生成一条流水记录,假设为100000;
B、在车道机一处判断车辆编码第一位为1且编码未改变为0值,允许发卡/收费操作,操作后产生数字信号1,车辆编码为11,流水记录为110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谦;山东高速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王志谦;山东高速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42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三维球面实现拖动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课堂考勤系统及其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