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连续点源化学云团的陆基遥测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5021.3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0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顺华;诸雪征;朱国华;谢孔峰;晏国辉;吴耀鑫;李树广;郭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17 | 分类号: | G01N21/1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顾炜 |
地址: | 10220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连续 化学 云团 遥测 定位 方法 | ||
1.一种基于连续点源化学云团的陆基遥测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一:地理坐标的获取
通过集群北斗或GPS定位模块,确定两套红外遥测装置的位置坐标A0(xA0,yA0)、B0(xB0,yB0);
步骤二:气象数据的获取
记录当地气象数据,根据所述气象数据计算当地地理位置的湍流水平扩散系数K0、湍流垂直扩散系数K1;
步骤三:方向角和报警浓度阈值的获取
采用两套红外遥测装置360度全域扫描监测化学云团,两套红外遥测装置发生报警时通过定向仪自动记录方向角,分别记录化学云团的方向角θA、θB和报警时刻t0,查找红外遥测装置内对某化学云团的报警浓度阈值,记录为C0;
步骤四:移动红外遥测装置
移动两套红外遥测装置沿着风向机动,使化学云团的方向角θA、θB变化至90°,当θA=90°、θB=90°时记录两套红外遥测装置的位置坐标为A1(xA1,yA1)、B1(xB1,yB1),计算两套红外遥测装置沿着风向移动的距离A0A1、B0B1;
A0A1=|yA1-yA0|
B0B1=|yB1-yB0|
步骤五:化学云团两端点和危害纵深的计算
根据两套装置的距离A0A1、B0B1和化学云团的方向角θA、θB的关系,计算出化学云团两端点距离两车的垂直距离CA1、DB1;根据A1、B1两点的坐标,平移计算出化学云团两端点C、D的坐标,C、D的距离即为危害纵深;
CA1=A0A1×tanθA
DB1=B0B1×tanθB
C(xA1+CA1,yA1),D(xB1+DB1,yB1);
步骤六:连续点源施放量的计算
根据连续点源浓度方程,化学云团端点D的浓度值为:
C0——红外遥测装置对化学云团的报警浓度阈值,g/m3;
Qp——连续点源施放量值,即单位时间内进入空气中的化学物质量,g/s;
u——平均风速,m/s;
Z1——参照物的固定参考高度固定参考高度,m;
K0——湍流水平扩散系数,m2/s;
K1——Z1高处的湍流垂直扩散系数,m2/s;
n——大气垂直稳定度的特性系数;
Γ(1+1/n)是随n而变的伽玛函数;
将化学云团危害纵深,即x=CD长度,和当地平均风速u代入上式,求解出连续点源施放量Qp值;
步骤七:连续点源化学云团危害的估算
将Qp、u值代入以下方程(2)中,求解出浓度为报警浓度阈值C0的坐标(x,y),即确定连续点源化学云团的边界:
x,y为相对于化学云团源强位置的坐标;
通过连续点源化学云团的边界即得到连续点源化学云团危害的估算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502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视频的对讲机
- 下一篇:一种录播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