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稠油掺稀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5274.0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8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袁波;邱振军;夏新跃;蒋磊;王磊磊;赵元;姜建华;程婷;睢芬;涂东;黄静珠;梁志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0 | 分类号: | G06F17/10;E21B47/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宋菲;刘云贵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稠油掺稀 抽油机 系统 效率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稠油掺稀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油管压力、油管内混合流体密度、泵挂深度和流体在油管内的摩阻,计算得到抽油泵出口压力;根据套管压力、油套环空内稀油密度、泵挂深度和动液面深度,计算得到抽油泵吸入口压力;依据抽油泵出口压力和抽油泵吸入口压力,计算得到抽油泵出入口压差;利用抽油泵出入口压差和油管内混合流体密度,计算得到稠油掺稀抽油机井的有效扬程。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充分考虑了油套环空内稀油密度与油管内混合流体密度的不同对系统效率的影响以及流体在油管内的摩阻对系统效率的影响,能够准确地对稠油掺稀抽油机井系统效率进行计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稠油掺稀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塔河油田为非均质性极强的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由于油稠采用套管掺入稀油的降黏方式进行开采。随着油藏能量下降,抽油机举升方式所占比例逐年上升。由于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可适用于稠油掺稀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计算方法,因此一般采用行业标准《油田生产系统能耗测试和计算方法》来评价稠油掺稀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然而利用该行业标准对稠油掺稀抽油机井的系统效率进行计算时,既没有考虑到油套环空内稀油密度与油管内混合流体密度的不同对系统效率的影响,也没有考虑到流体在油管内的摩阻对系统效率的影响,导致现有的计算方法存在着系统效率计算不准确的问题,不能有效地反映稠油掺稀抽油机井实际的系统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稠油掺稀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计算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系统效率计算不准确、不能有效地反映稠油掺稀抽油机井实际的系统效率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稠油掺稀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油管压力、油管内混合流体密度、泵挂深度和流体在油管内的摩阻,计算得到抽油泵出口压力;
根据套管压力、油套环空内稀油密度、泵挂深度和动液面深度,计算得到抽油泵吸入口压力;
依据抽油泵出口压力和抽油泵吸入口压力,计算得到抽油泵出入口压差;
利用抽油泵出入口压差和油管内混合流体密度,计算得到稠油掺稀抽油机井的有效扬程。
进一步地,利用如下公式计算抽油泵出口压力:
Ppump2=pt+ρLgLp×10-6+pf
其中,Ppump2为抽油泵出口压力,单位为MPa;pt为油管压力,单位为MPa;ρL为油管内混合流体密度,单位为kg/m3;g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m/s2;Lp为泵挂深度,单位为m;pf为流体在油管内的摩阻,单位为MPa。
进一步地,利用如下公式计算流体在油管内的摩阻:
其中,pf为流体在油管内的摩阻,单位为MPa;n为油管的段数;μLi为第i段油管内流体的平均黏度,单位为Pa·s;νLi为第i段油管内流体的流速,单位为m/s;Li为第i段油管的长度,单位为m;Di为第i段油管的当量直径,单位为m。
进一步地,利用如下公式计算抽油泵吸入口压力:
Ppump1=pc+ρXg(Lp-Lf)×1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52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皮带输送机双道重锤清扫器
- 下一篇:耳机充磁装置上的自动换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