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里程计结合双天线差分GNSS的组合导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6025.3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2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美玲;于华超;冯国强;杨毅;刘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28 | 分类号: | G01C21/28;G01S19/45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李爱英;郭德忠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里程计 结合 天线 gnss 组合 导航 方法 | ||
1.一种里程计结合双天线差分GNSS的组合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时判断GNSS输出的位置是否满足精度要求,若满足,则使用GNSS输出的位置更新车辆当前位置;否则,利用车辆当前位置预测值作为车辆当前位置;
其中,车辆当前位置预测值由车辆上一时刻位置以及上一时刻与当前时刻的位置变化量求和获得;其中上一时刻与当前时刻的位置变化量由车辆上一时刻航向、上一时刻与当前时刻的时间间隔以及里程计输出的车辆上一时刻速度决定;
其中车辆航向为:若GNSS输出的航向满足精度要求,则GNSS输出的航向作为车辆航向,否则以车辆上一时刻航向与上一时刻与当前时刻的航向变化量之和作为车辆航向;其中上一时刻与当前时刻的航向变化量由上一时刻车辆偏航角速度以及上一时刻与当前时刻的时间间隔决定;
其中,车辆偏航角速度由车辆前后轮轴距、车轮偏转角以及里程计输出的车辆速度决定;
基于车辆当前位置、车辆当前航向、里程计的当前速度以及当前时刻与下一时刻的时间间隔,预测下一时刻车辆位置;并将车辆导航到预测的车辆下一时刻位置,重复上述过程,实现车辆实时导航;
其中,判断GNSS位置是否满足精度要求的方式为:
当GNSS接收机输出的水平方向位置误差不大于水平方向位置误差设定值,且主天线解算的定位状态有效时,GNSS位置满足精度要求,否则GNSS位置不满足精度要求;
判断GNSS航向是否满足精度要求的方式为:
当GNSS速度与速度方差之比小于设定比值a,且GNSS输出的航向偏差小于航向偏差设定值,双天线解算的定位状态有效时,认为双天线GNSS航向满足精度要求,并使用双天线航向更新当前航向;当GNSS速度与速度方差之比大于或等于a,并且主天线解算的定位状态有效时,认为主天线GNSS航向满足精度要求,并使用主天线航向更新当前航向;当双天线GNSS航向和主天线GNSS输出航向均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则认为GNSS航向不满足精度要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里程计结合双天线差分GNSS的组合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当GNSS位置满足精度要求时,使用GNSS位置更新车辆位置,对于更新后的车辆位置利用车辆宽度对其进行补偿:
其中为更新后的车辆位置在WGS-84大地坐标系下的Gauss-Kruger投影,X,Y为实际车辆位置在WGS-84大地坐标系下的高斯克吕格投影,W为车辆宽度,为车辆实时航向。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里程计结合双天线差分GNSS的组合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GNSS位置满足精度要求时,使用当前GNSS位置更新车辆位置,车辆位置更新公式为:
其中为更新后的车辆位置,为车辆位置的历史值,为当前GNSS接收机输出的车辆位置,σ为GNSS接收机输出的水平位置方差,α为滤波常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里程计结合双天线差分GNSS的组合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GNSS航向满足精度要求时,使用当前GNSS航向更新车辆航向,航向更新公式为:
其中为更新后的车辆航向,为航向的历史值,为当前GNSS接收机输出的航向,β为滤波常数,当主天线解算时,ω取接收机输出的位置方差σ,当双天线解算时,ω取航向方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里程计结合双天线差分GNSS的组合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绝对值大于180°时,将加或者减360°使得转换到与相近的区间内,然后再带入航向更新公式更新航向;其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里程计结合双天线差分GNSS的组合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当GNSS接收机输出的双天线航向满足精度要求时,记录主天线指向副天线的方向与车辆前进方向之间的夹角δ,若当前里程计给出的车速为正,则将当前夹角δ与前一时刻的夹角值取平均值,否则将当前夹角δ加180°,加180°后若超过360°则减360°,然后与前一时刻的夹角值取平均值;以所述平均值作为修正后的双天线航向与车辆前进方向的夹角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里程计结合双天线差分GNSS的组合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水平方向位置误差设定值为3m,a取值范围为4.0~10.0,航向偏差取值不大于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602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向器总成
- 下一篇: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气液一体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