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丙烯酰胺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6085.5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2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龙;刘希;方昭;胡晓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220/56 | 分类号: | C08F220/56;C08F226/02;C08F230/06;C09K8/58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李婉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酰胺 共聚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丙烯酰胺共聚物,其特征在于,该丙烯酰胺共聚物含有结构单元A、结构单元B和结构单元C,其中,所述结构单元A为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B为具有式(II)所示的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C为具有式(III)所示的结构单元;且以所述丙烯酰胺共聚物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结构单元A的含量为70-90重量%,所述结构单元B的含量为8-28重量%,所述结构单元C的含量为0.1-5重量%;
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氢或C1-C4的烷基,R3为C1-C12的亚烷基,R4、R5、R6和R7各自独立地为氢或C1-C12的烷基;
其中,所述丙烯酰胺共聚物的粘均分子量为1400万-1750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酰胺共聚物,其中,以所述丙烯酰胺共聚物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结构单元A的含量为75-85重量%,所述结构单元B的含量为14-24重量%,所述结构单元C的含量为0.2-2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酰胺共聚物,其中,所述丙烯酰胺共聚物的粘均分子量为1550万-1680万。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丙烯酰胺共聚物,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H或甲基,R3为C2-C6的亚烷基,R4、R5、R6和R7各自独立地为H或C1-C6的烷基。
5.一种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在溶液聚合反应条件下、在引发剂存在下,使单体混合物在水中进行聚合反应,得丙烯酰胺共聚物;其中,所述单体混合物含有单体D、单体E和单体F,所述单体D为具有式(Ⅳ)所示结构的单体、所述单体E为具有式(Ⅴ)所示结构的单体,以及所述单体F为具有式(Ⅵ)所示结构的单体;且所述单体D、所述单体E和所述单体F的用量的重量比为1:(0.089-0.4):(0.001-0.07);
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氢或C1-C4的烷基,R3′为C1-C12的亚烷基,R4′、R5′、R6′和R7′各自独立地为氢或C1-C12的烷基;
其中,所述引发剂选自偶氮系引发剂或氧化还原系引发剂,所述偶氮系引发剂的用量为所述单体混合物中单体的总重量的0.0002-0.03重量%,所述氧化还原系引发剂的用量为所述单体混合物中单体的总重量的0.0002-0.03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以1000重量份的水为基准,所述单体D的用量为175-225重量份,所述单体E的用量为15.6-90重量份,所述单体F的用量为0.19-16重量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单体D的用量为180-200重量份,所述单体E的用量为29.6-72重量份,所述单体F的用量为0.36-6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608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