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前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6428.8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8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鲹坂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B62D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前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2008-30517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的车身结构,该汽车设置有:驾驶员座椅,其设置在车厢地板上的车辆横向上的中心部;以及一对后座椅,当在侧视图中观看时,该一对后座椅与驾驶员座椅的后部重合,并且一对后座椅设置成在俯视图中从左侧和右侧将驾驶员座椅夹在中间。
在车厢内部,如果驾驶员座椅被设置为更朝向车辆前侧,则能够在驾驶员座椅的后方确保更大的空间。
然而,通常可压扁区域设置在车辆前部中,该可压扁区域通过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变形来吸收来自前方的冲击。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驾驶员座椅被简单地定位为靠近车辆前侧,则该可压扁区域的行程被缩短。
即,从确保车厢内部的大的空间,与此同时确保正面碰撞时的冲击吸收性能的角度出发,还存在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申请的目的在于确保车厢内的大的空间,并且同时确保正面碰撞时的冲击吸收性能。
在第一方面中,提供了:前围板,该前围板在车辆的前部处在车辆横向上延伸,并且形成车厢内部与车厢外部之间的分隔部;突出部,通过使得所述前围板的在所述车辆横向上的中央朝着所述车辆的前方突出而形成该突出部;以及变形构件,该变形构件设置在所述突出部前方的车厢外部空间中,并且该变形构件能够通过接收来自前方的冲击而变形。
因为设置了通过使前围板朝着车辆前侧突出而形成的突出部,所以与前围板不具有突出部的车辆前部结构相比,能够在车厢的内部确保较大的空间。
变形构件设置在突出部前侧的车厢外部的空间中。在正面碰撞期间,变形构件由于来自车辆前方的载荷而变形。因此,与车辆前部结构不具有变形构件的车辆相比,能够确保在正面碰撞事件中的优越的冲击吸收性能。
在第二方面中,座椅在车厢内部中设置在突出部的后方。
当从车厢内部观察时,突出部是前围板朝着车辆前侧凹进的凹部。
在第三方面中,突出部的车辆后侧上的内部宽度尺寸比设置在突出部的后方处的座椅的宽度大。
由此,能够确保在由车辆座椅前方处的凹部所创建的空间中的充分的宽度。例如,能够为坐在该座椅中的车辆乘员(即,就坐乘客)确保良好的伸腿空间。
在第四方面中,调节车厢内部空气的空调单元设置在车辆前部结构中,其中,空调单元还充当变形构件。
因为空调单元还充当变形构件,所以不需要设置新的变形构件,从而能够限制构件数量的增加。
在第五方面中,一对车辆框架构件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前部中,该一对车辆框架构件设置在所述车辆横向上的左侧和右侧上,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空调单元具有:安装构件,该安装构件通过被悬挂在左右一对的所述车辆框架构件之间而被安装;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构件中的空调单元主体和冷凝器。
如果空调单元主体和冷凝器设置在安装构件中,则因为该安装构件安装在车辆框架构件上,所以空调单元能够容易地安装在车辆上。
而且,因为安装构件被悬挂在左右一对的车辆框架构件之间,所以空调单元能够稳定地安装在车辆上。因为空调单元定位在左右一对的车辆框架构件之间,所以能够可靠地接收来自前方的任何冲击。
在第六方面中,安装构件与空调单元主体互相一体地形成。
与安装构件与空调单元是分离体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构件的数量。
在第七方面中,所述空调单元主体和所述冷凝器被设置为在所述车辆横向上彼此相邻。
空调单元主体不定位在冷凝器的前方或者后方。因此,与空调单元主体定位在冷凝器的前方或后方的结构相比,车辆行驶风能够有效地作用于冷凝器。
根据本申请的技术,能够在车厢中确保大的空间,并且同时确保了在正面碰撞时的冲击吸收性能。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车辆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中的空调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说明图,其中分别示出了在正面撞击期间,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前部结构的车辆的情况,以及具有根据比较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车辆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64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