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发泡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6885.7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4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杰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97/02;C08L3/02;C08L91/00;C08K3/34;C08K3/22;C08J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发泡 包装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降解发泡包装材料及其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以其质轻、高强度、耐腐蚀、运输方便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 应用。在我国,仅2016年,塑料制品总产量超7700万吨,同比增长 2.7%,与此同时,废弃塑料的负面影响日益严重,包装所使用的聚合物大 部分是石油基聚合物,难以在自然条件下降解,通常的处理方式是大面积 填埋或露天焚烧,每年至少要产生1.5亿吨塑料包装废弃物。回收率仅为 2%。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在悄然觉醒,2008年出 台了“限塑令”,然而只是治标不治本,开发研究可降解包装材料才是解 决不断加重的资源与环境之间矛盾的必经之路。目前,世界上各种工业产 品的缓冲包装物大多采用质轻方便的合成树脂的发泡材料制作,如发泡聚 苯乙烯(EPS)、聚录乙烯(PVC)等。由于这些材料的不可降解,其废弃 物已对环境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污染,更由于这些材料在其生产过程中所释 放的氟氯烃气体对大气臭氧层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降解发泡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降解发泡包装 材料,该包装材料以重量份计由下列组份组成:聚丙烯80~100份、植物 纤维60~150份、工业玉米淀粉30~40份、红粘土10~30份、增塑剂环烷 油10~25份、软化剂工业机油30~60份、发泡剂8~16份、助发泡剂 15~30份、胶黏剂5~10份;该植物纤维以重量份计由下列组份组成:甘 蔗渣4~6份、木纤维1~2份、秸秆纤维5~8份。
进一步的,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
进一步的,助发泡剂为氧化锌。
更进一步的,一种可降解发泡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
①、取糖厂废料甘蔗渣,堆放除糖,粉碎后放入110~130℃的烘箱内 烘干30~60min至甘蔗渣外观呈针状,加入木纤维;
②、依次加入水、工业玉米淀粉、红粘土、增塑剂环烷油、软化剂工 业机油、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助发泡剂氧化锌和胶黏剂,备用;
③、在容器内加入细度为60目的秸秆微粉和聚丙烯,采用微波辐射 接枝;再加入细度为100目的秸秆微粉和聚丙烯,加入钛酸酯偶联剂,混 合均匀;再加入细度为200目的秸秆微粉和聚丙烯,加入硅烷偶联剂,混 合均匀;
④、将步骤②和步骤③得到的混合物放在双辊开炼机上充分混合均 匀,得到混合粉料,然后在平板硫化机上停放20~30h,温度为50~80℃, 发泡成型;
⑤、在100~110℃下烘干后,得成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选用了甘蔗渣,废物利用,保护环境的同时 降低了生产成本;因为甘蔗渣纤维长度较短,加入木纤维提高了植物纤维 的柔软性和纤维间的结合力;分三次加入秸秆纤维和其他组份,有利于得 到的复合材料能得到规则孔径泡孔的发泡材料;加入红粘土,发泡材料的 孔径缩小,孔泡密度增大,得到的发泡材料结构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 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 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 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一种可降解发泡包装材料,该包装材料以重量份计由下列组份组成: 聚丙烯80份、植物纤维60份、工业玉米淀粉30份、红粘土10份、增塑 剂环烷油10份、软化剂工业机油30份、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8份、助发 泡剂氧化锌15份、胶黏剂5份;其中,该植物纤维以重量份计由下列组 份组成:甘蔗渣4份、木纤维1份、秸秆纤维5份。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发泡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
①、取糖厂废料甘蔗渣,堆放除糖,粉碎后放入110℃的烘箱内烘干 30min至甘蔗渣外观呈针状,加入木纤维;
②、依次加入水、工业玉米淀粉、红粘土、增塑剂环烷油、软化剂工 业机油、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助发泡剂氧化锌和胶黏剂,备用;
③、在容器内加入细度为60目的秸秆微粉和聚丙烯,采用微波辐射 接枝;再加入细度为100目的秸秆微粉和聚丙烯,加入钛酸酯偶联剂,混 合均匀;再加入细度为200目的秸秆微粉和聚丙烯,加入硅烷偶联剂,混 合均匀;
④、将步骤②和步骤③得到的混合物放在双辊开炼机上充分混合均 匀,得到混合粉料,然后在平板硫化机上停放20h,温度为50℃,发泡成 型;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杰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杰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68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