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免降板同层排水楼盖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7929.8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2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桦;马俊杰;田炜;卢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48 | 分类号: | E04B5/48;E03F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顾正超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免降板 排水 楼盖 体系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免降板同层排水楼盖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所述装配式免降板同层排水楼盖体系包括密肋楼盖和排水管道,所述密肋楼盖上形成有凹槽,且所述凹槽的槽壁上开设有孔洞,通过所述孔洞铺设所述排水管道以实现排水。所述装配式免降板同层排水楼盖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将所述排水管道穿过所述孔洞铺设在所述凹槽内;将所述密肋楼盖的一表面面向第一空间设置,并将所述密肋楼盖与所述一表面相对且具有所述凹槽的另一表面面向第二空间设置,所述第二空间位于所述第一空间的上方。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免降板同层排水楼盖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提升了建筑的装配化程度,降低了协调工作量和工程造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免降板同层排水楼盖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十三五”规划,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装配式建筑成为我国未来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预制混凝土楼盖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主要构件和组成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即使是装配式建筑,卫生间楼板往往采用现浇楼板,装配化程度低,这一点尤其凸显在目前大力推广应用的同层排水中。
所谓“同层排水”是指排水支管的在本层铺设,即卫浴洁具等设备的排水管不穿越楼板,排水支管在本层与排水主管连接;若排水管道需要清理疏通,在本层就能将问题解决。目前常用的同层排水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降板同层排水,即采用卫生间降板铺设排水支管的方式,从而达到同层排水的目的,该方法是将卫生间底板降低作为管道铺设空间,下沉楼板采用现浇砼并做好防水层,所有排水支管在本层敷设完成;另一种是墙排水,即将横管铺设在装饰装修的墙体内,各种卫浴洁具均采用侧排水方式。
无论采用降板同层排水还是墙排水,楼板均需要现浇,装配化程度低,不利于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设计。此外,降板同层排水运用结构降板,土建与装修工程设计需要紧密配合,协调工作量大。另外,墙排水对卫浴洁具要求高,成熟的专业厂家较少,工程造价高。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可以工厂预制、同层排水无需降板、施工简便、成本较低的楼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免降板同层排水楼盖体系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楼盖装配化程度低,施工协调工作量大,以及工造价高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免降板同层排水楼盖体系,包括密肋楼盖和排水管道,所述密肋楼盖上形成有凹槽,且所述凹槽的槽壁上开设有孔洞,通过所述孔洞铺设所述排水管道于所述凹槽内以实现排水。
可选的,所述密肋楼盖包括底板和多根肋梁,所述底板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为一平面,多根所述肋梁设置在所述第二面上并形成有所述凹槽;其中,所述密肋楼盖将一空间划分为第一空间和位于所述第一空间上方的第二空间,且所述第一面靠近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第二面靠近所述第二空间。
可选的,所述排水管道包括排水主管和排水支管;其中,所述排水支管穿过所述孔洞,所述排水主管与所述排水支管垂直相连并位于所述密肋楼盖外。
可选的,多根所述肋梁双向布置。
可选的,所述装配式免降板同层排水楼盖体系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面上并覆盖多根所述肋梁的预制盖板层、防水层以及饰面层。
可选的,相邻肋梁之间填充有轻质材料。
可选的,所述密肋楼盖由预制模具内铺设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制成,且所述预制模具上预留有所述孔洞。
可选的,所述密肋楼盖周围预留有钢筋,通过所述钢筋以圈梁现浇的方式将所述密肋楼盖与周围墙体相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装配式免降板同层排水楼盖体系的施工方法,所述装配式免降板同层排水楼盖体系包括密肋楼盖和排水管道,所述密肋楼盖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上开设有孔洞,所述装配式免降板同层排水楼盖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79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