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单点多相的仿真系统信号量简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7983.2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4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昀;黄胜;张弛;洪道鉴;肖艳炜;王周虹;李英;洪蕾;卢敏;郑子淮;郑远德;袁楚楚;裘雨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台州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单点 多相 仿真 系统 信号量 简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单点多相的仿真系统信号量简化方法,属于电力系统仿真技术领域。包括在建立仿真运算模型时,创建遥信开出点和遥信开入点;依据被仿对象实际接线情况,建立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信号间的对应关系及相别;令仿真系统中的实时库加载程序将数据库中的遥信记录加载到实时库中,获取遥信开出点的状态信息,调用算法函数生成与对应开入点的状态信息。通过使用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仅使用两个采样点就可以完成现有技术中八个采样点的信号采集,同时还使用基于属性自描述的动态数据结构,将代表多种含义的数据使用同一数据格式进行传输,在保证数据兼容性的同时,还降低了产生冗余数据的概率,提升了仿真系统的仿真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仿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单点多相的仿真系统信号量简化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网调控一体化仿真系统中,需对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输电线路、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容器、电抗器、高压电抗器等一次设备及其电气回路进行仿真,上述设备绝大部分为三相设备,三相设备本身状态量信号亦为三相,在用测控设备进行信号采集监视时,依据监控系统与运行规范要求,需监控的状态量信号通常通过单独采集或串并联后进行采集。
因此如果在仿真系统中对设备每相分别建模再进行仿真,势必产生大量的冗余仿真信号,这些冗余仿真信号无疑会占用仿真系统的信号处理能力,降低仿真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了通过降低冗余数据产生,进而提高仿真系统仿真效果的基于单点多相的仿真系统信号量简化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单点多相的仿真系统信号量简化方法,所述信号量简化方法,包括:
在建立仿真运算模型时,选取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设备类型及运行模板,根据预设的基于属性自描述的动态数据结构,创建遥信开出点和遥信开入点;
依据被仿对象实际接线情况,将一次设备上的遥信开出点与二次设备上遥信开入点相关联,建立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信号间的对应关系及相别;
令仿真系统中的实时库加载程序将数据库中的遥信记录加载到实时库中,获取遥信开出点的状态信息,调用遥信计算算法库中的算法函数根据连接关系生成与对应开入点的状态信息;
依次启动后续仿真程序,完成仿真初始化。
可选的,所述动态数据结构,包括:
用一个4个字节的整型数表示设备的状态信息,
其中,每一相的状态用一位、两位甚至多位表示,从低位依次向高位排列,为了与其他仍采用一位代表一个具体状态的遥信信号兼容,在第17和18位表示状态的属性,为0表示本信号是单点单相信号,为1表示本信号是单Bit单相信号,为2表示本信号是双Bit单相信号,为3表示本信号是三Bit单相信号。
可选的,所述依据被仿对象实际接线情况,将一次设备上的遥信开出点与二次设备上遥信开入点相关联,建立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信号间的对应关系及相别,包括:
在断路器设备中设立用于获取监视断路器设备合分闸状态的辅助节点,所述辅助节点包括断路器常开辅助节点1和断路器常开辅助节点2;
在二次设备中设有遥信点1至遥信点8共八个遥信点位,其中,
遥信点1、遥信点2分别用于获取断路器合位、分位的信号,
遥信点3、遥信点4分别用于获取断路器A相合位、分位的信号,
遥信点5、遥信点6分别用于获取断路器B相合位、分位的信号,
遥信点7、遥信点8分别用于获取断路器C相合位、分位的信号。
可选的,所述建立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信号间的对应关系,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台州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台州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79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