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氮气保护的硫磺粉末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8222.9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5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泽;张永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锐智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25/00;B02C2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杨乐 |
地址: | 05236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氮气 保护 硫磺 粉末 生产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氮气保护的硫磺粉末生产线,包括用于制备生产保护用氮气的氮气制备系统、用于对块状硫磺进行研磨的物料研磨与分级系统、用于除尘并排放氮气的排氮除尘系统、用于收集硫磺粉末的成品收集系统、用于冷却物料研磨与分级系统的冷却系统以及分别与上述各系统连接以控制其协调作业的控制系统,所述氮气制备系统的输出端通过输气管道连通物料研磨与分级系统的进气端,物料研磨与分级系统通过泄压管道连通排氮除尘系统,物料研磨与分级系统还通过物料通道连通成品收集系统。本发明能够在氮气的保护下实现硫磺等易燃易爆物的粉碎研磨,解决传统生产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为保证硫磺粉末的安全生产提供更可靠保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粉碎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易爆物品的固体粉末生产线。
背景技术
化工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固体原料,通常需要粉碎到一定粒径才能使用。例如,在大多数有固体颗粒参与的化学反应过程中,减小颗粒粒径,可增大相际接触表面,提高反应速率;在浸取操作中,减小粒径既可增大相际接触表面,又可缩短物质在颗粒内的扩散距离,提高浸取速率;在陶瓷、水泥、颜料、催化剂、农药等生产过程中,为得到均匀的固体混合物,先将各种原料磨成细粉;等等。这种对固体物料施加外力,使其分裂为尺寸更小的颗粒,属于粉体工程的单元操作。
固体粉碎领域中,常用的固体粉碎方式有撞击式和碾压式,然而不论哪种粉碎方式,都普遍存在物料在粉碎周期内热量高的缺点;特别是对于易燃易爆物品,例如硫磺的粉碎,这种常用的粉碎方式达不到安全生产的标准便无法使用。
硫磺是无机农药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具有杀虫、杀螨以及杀菌作用,可用于防止病虫害,因此可采用硫磺作用农药的组分来生产无机农药。随着运输业的发展,硫磺作为轮胎的主要硫化剂更加引人注目。然而,自然环境中的硫磺大多以大块的固体状结构存在,因此在生产农药前,必须将块状硫磺粉碎成粉末状才能使用;而硫磺属于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因此硫磺粉末的生产设备必须要克服安全隐患,才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现有的硫磺粉碎采用三级高速粉碎机,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稳定性差:由于粉碎机为金属结构,高转速粉碎过程与硫磺颗粒产生快速摩擦产生局部高温,细粉容易融化在粉碎机的刀片处粘到上面造成动平衡变差,需要经常维修。
2)粒度很不均匀性差。
3)易爆炸:爆炸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布袋收尘过程和粉碎机中。其一:高速粉碎的过程中会造成电子的转移,因此经高速粉碎过的硫磺粉末带有大量负电荷,风机大量气流跟管道的摩擦也使硫磺粉末带有大量负电荷,这样很容易造成团聚现象,使后收尘系统非常困难,并且在布袋除尘器布袋表面,常测出静电压达10000伏,通常都保持在6000伏以上,如果天气气压变化,常在布袋内产生静电火花,最后造成静电击穿空气而使除尘布袋爆炸;几乎90%的爆炸都是静电引起的布袋收尘系统爆炸。其二:粉碎机内爆炸是硫磺颗粒带有铁质材料粉碎时产生火花才出现的,冲击磨及气流磨虽然有氮气保护不易爆炸,但在高转速粉碎过程中,随着大量静电的出现,造成后系统分离和除尘无法进行正常工作。主要表现在微小颗粒产生静电后相互团聚,造成旋风分离器分离不下粉,颗粒吸附在分离器壁和出口管上,最终造成分离不下和出口管堵塞。
上述硫磺粉碎的过程都是局限于在空气中粉碎,这种工艺生产硫磺粉末存在产品质量不稳定,在粉碎的过程中粉尘飞扬,既造成环境污染,又经常出现爆炸现象,没有安全保障,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是国家明令淘汰的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硫磺粉末生产线,能够解决传统生产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为保证硫磺粉末的安全生产提供更可靠保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锐智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锐智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82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