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锁定机构的助听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8231.8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26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M·F·卡尔森;C·提斯马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迪康医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阙华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4 | 代理人: | 陈建春 |
地址: | 丹麦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锁定 机构 助听器 | ||
1.一种助听器,包括:
第一功能单元;
第二功能单元;其中
第一功能单元和第二功能单元包括包含电子元件的壳体;及其中
第二功能单元构造成与第一功能单元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配置成在第一功能单元和第二功能单元之间至少提供机械连接;其中
第一功能单元包括活动元件,其配置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使得在处于第一位置时,活动元件被整个包含在第一功能单元内,及在处于第二位置时,活动元件的一部分构造成从第一功能单元凸出;
第二功能单元包括构造成接收所述活动元件的从第一功能单元凸出的部分的凹座,使得第一功能单元和第二功能单元响应于活动元件被接收在凹座中而相对于彼此不可移动地锁定;及
其中所述活动元件连接到致动器,致动器至少部分被包括在第一功能单元中并可从第一功能单元的主体外面接近,所述致动器配置成使活动元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及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接合元件,其构造成与致动器工具接合,其中所述致动器工具配置成移动所述致动器使得所述致动器使活动元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其中所述接合元件包括:
-配置成接收所述致动器工具的端部的表面凹陷;和/或
-所述致动器周边处的一对凹口,其构造成接收所述致动器工具的互补形状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其中所述第一功能单元包括狭缝,构造成使活动元件的部分能响应于施加到致动器上的致动力从第一功能单元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功能单元内的摩擦元件,该摩擦元件配置成与活动元件和/或致动器协作,使得活动元件响应于致动力高于摩擦阈值而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摩擦阈值由摩擦元件与活动元件和/或致动器之间的摩擦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助听器,其中
活动元件包括配置成绕旋转轴旋转的可旋转单元;
致动器包括配置成绕旋转轴旋转的可旋转致动器,致动器的旋转配置成使可旋转单元绕旋转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助听器,其中
可旋转单元包括形成适于从第一功能单元突出的部分的主要部分及包括次要部分;
定义旋转轴和主要部分的外周之间的距离的主要距离大于定义旋转轴和次要部分的外周之间的距离的第二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助听器,其中可旋转单元包括主要部分、次要部分和周向间隙,所述周向间隙提供在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之间或者双部分次要部分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助听器,其中
处于第一位置时,周向间隙构造成面向狭缝,或者主要部分的外周构造成保持在第一功能单元内,次要部分的外周构造成面向狭缝同时保持在第一功能单元内,次要部分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与狭缝齐平或者不齐平;
处于第二位置时,主要部分的外周构造成从狭缝突出,及次要部分的外周和/或周向间隙构造成保持在第一功能单元内。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助听器,其中第一功能单元包括构造成功能上连接到致动器和/或可旋转单元的止挡件,用于限制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至少一位置的致动器和/或可旋转单元的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助听器,其中
活动元件包括配置成沿滑动轴滑动的可滑动单元,可滑动单元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
致动器包括配置成沿滑动轴滑动的可滑动致动器,致动器的滑动配置成使可滑动单元沿滑动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
在第一位置时,第一端的第一边缘配置成面向狭缝,同时保留在第一功能单元内,与狭缝齐平或不齐平;及
在第二位置时,第一端的第一边缘配置成从狭缝突出,第二端的第二边缘配置成保留在第一功能单元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迪康医疗有限公司,未经奥迪康医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823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波测距装置
- 下一篇:基于多面阵APD阵列的复合模式激光雷达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