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褐煤蒸养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8481.1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7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罗信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国能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5/04 | 分类号: | C10L5/04;C10L9/08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09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652300 云南省红河***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褐煤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养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褐煤提质处理的蒸养装置;属于压力容器。
背景技术
蒸养釜又称蒸压釜,是一种大型压力容器,普遍为卧式结构;可用于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管桩、灰砂砖、煤灰砖、微孔硅酸钙板、新型轻质墙体材料、保温石棉板、高强度石膏等建筑材料进行蒸压养护,用途十分广泛。
褐煤含水量和含氧量高、热值低、容易自燃和风化,贮存较困难;为了有效利用褐煤,通常需要对其进行干燥提质处理。然而,褐煤内在水(吸附水和贮存于褐煤纹理及毛细管中的毛细水)经干燥提质处理而被去除后,褐煤内部及表面会留有大量的裂隙和纹理,更容易被空气氧化发热而自燃;需要利用氮气填充褐煤裂隙和纹理,以抑制其氧化。
目前,通常采用卧式蒸养釜对褐煤进行干燥提质处理;存在进料和出料操作麻烦、效率低、占地面积大、容积利用率低、没有设置氮气补充装置、釜身本体容易腐蚀损坏、余热利用率低、能耗高等缺陷。具体分析如下:
1)褐煤为颗粒类散装物料,因此一般都要通过容器装载才能进行进料、出料操作;费工费时、效率低。
2)采用容器装载难以将釜内空间填满,容积利用率低。
3)没有氮气补充装置,无法向釜内注入氮气填充褐煤裂隙和纹理。
4)釜身本体容易因电化学反应而腐蚀损坏:为了避免锅炉腐蚀以及避免结垢,炉水通常为pH10左右。当呈弱碱性的蒸汽(相当于电解液)通入釜内时,釜身本体与褐煤之间容易导通而形成两个电极(相当于大型原电池);加之釜内温度、压力等因素存在,加速了原电池氧化还原反应,从而造成对釜身本体快速腐蚀,直接影响蒸养釜使用寿命。
5)当蒸养操作完成后需要卸压降温时,通常都是将釜内的高温蒸汽直接排放,余热利用不充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容积利用率高、进出料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节约能源,可避免褐煤自燃的褐煤蒸养处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蒸养釜;所述蒸养釜为两个,各蒸养釜由呈罐状结构且竖直固定的釜身本体、固定在该釜身本体上端口的顶盖、与该釜身本体下端口对接连通并倾斜布置的导料管、固定在该导料管出口端的底盖、位于釜身本体内并按竖直方式均匀分布的多根上段蒸汽管和多根下段蒸汽管以及多根抽气疏水管构成;两蒸养釜中的各上段蒸汽管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分配气缸连通、另一端分别通过带有阀门的外部管道对应连通,两蒸养釜中的各下段蒸汽管的一端分别与第二分配气缸连通、另一端分别通过另外的带有阀门的外部管道对应连通,两蒸养釜中的各抽气疏水管一端分别与水气分离装置连通;两导料管分别与氮气发生装置连通。
所述水气分离装置由与抽气疏水管连接的水气分离器、将该水气分离器与软水池连通的水泵构成;导料管中有卸料器,该卸料器由水平安装在导料管中的两根转轴、固定在各转轴上的多块叶片构成;釜身本体的下半段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空气炮连接口;在氮气发生装置与各导料管之间的连通管路上均安装有第一电磁阀和排污阀,在第一分配气缸与各上段蒸汽管的连通管路上、以及在第二分配气缸与各下段蒸汽管的连通管路上均安装有另外的第一电磁阀;釜身本体上分布有多个传感器;釜身本体中有竖直固定的电极,各电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电连接,各釜身本体的内壁与该直流电源的负极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因此具有以下优点:
1)釜身本体采用竖直布置方式,通过皮带输送装置即可将颗粒状的散装褐煤从上端口直接送入釜内,彻底避免了卧式蒸养釜需先用容器装载才能将褐煤送入釜内的麻烦;既提高了进料效率、又能利用褐煤自由下落而将釜内空间自动填满,提高了蒸养釜的容积利用率。
2)由于在釜身本体的下端口设置了可开启的底盖,因此可利用褐煤的自身重量直接排料,既方便快捷、又提高了出料效率。
3)由于在釜身本体中增加了电极,因此利用辅助电源即可避免在因电化学反应而导致釜身本体遭受腐蚀而损坏的缺陷,延长了使用寿命。
4)由于增加了与釜内连通的氮气发生装置,因此在干燥提质完毕后即可通过真空泵将釜内抽真空,并注入氮气填充褐煤裂隙及纹理;彻底杜绝了褐煤自燃现象,确保储存和远距离安全运输。
5)由于采用了外部管道将相邻两级蒸养釜连通,当上一级蒸养釜保温保压时间到达设定要求后即可通过外部管道将剩余的压力和热量导向下一级蒸养釜实现余热利用;同时,上一级蒸养釜的剩余压力则可通过抽气疏水管将气水引到水气分离装置回收热水,并返回锅炉再利用。因此余热利用充分、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国能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国能清洁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84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磨煤干燥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清洁柴油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