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养殖池塘进行水稻与虾蟹综合种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0110.7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1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晖;陈焕根;郭闯;马梁;盖建军;徐许平;杨震;黄春贵;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G22/22;A01K61/50 |
代理公司: | 32204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孙斌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种植 池塘 茬口 虾蟹 放养 池塘养殖水体 优质水产品 苗种放养 生态效益 市场需求 饲养管理 田间管理 养殖池塘 养殖周期 优质稻谷 增氧设施 衔接 河蟹苗 小龙虾 整齐度 苗种 契合 生产能力 水稻 规划 建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养殖池塘进行水稻与虾蟹综合种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池塘建设、苗种放养与水稻种植茬口衔接、饲养管理和田间管理。本发明通过合理放养虾蟹苗种数量以及规划水稻种植面积,特别是将青虾、小龙虾、河蟹苗种的放养与水稻种植茬口有效衔接,合理地利用池塘的生产能力,在整个养殖周期内,保持池塘养殖水体的适宜载渔量,在无需使用增氧设施的前提下,错峰提供契合市场需求的、大规格的、整齐度高的优质水产品及优质稻谷,显著地增加池塘产出的多样化、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养殖池塘中进行水稻与青虾、小龙虾及河蟹综合种养的方法。
背景技术
江浙沪地区是我国河蟹及青虾的主养区,河蟹主养面积约550万亩,青虾主养面积近60万亩。近几年来,大宗淡水商品鱼类及小规格商品蟹市场需求差、售价持续低迷,售价与养殖成本倒挂,而大规格的优质商品蟹的市场需求旺盛、热销且售价高。通过在主养区调研得知,河蟹、青虾、小龙虾养殖呈现出以下特点:1)河蟹养殖呈现两极分化现象,养殖亏本和利润显著的比例均约占30%,余下的为薄利养殖户;2)商品青虾的养殖产量和消费市场相对稳定,售价稳中略升;3)小龙虾消费市场持续火爆,商品虾供不应求、售价高。
在河蟹、青虾的市场需求未能有效拓展的情况下,革新传统的青虾、河蟹养殖模式,创建出适应市场需求和契合产业发展方向的虾蟹养殖新模式新技术迫在眉睫。池塘种稻新模式新技术是近年来水产养殖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探索研究的热点,其核心关键技术是养殖池塘的改造与建设、苗种放养与水稻种植茬口衔接、水产品种的饲养管理、水稻的田间管理等方面,最终实现养殖池塘“一水两用、一池多收”,以及推动水产养殖品种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创新升级养殖技术的目的。
目前,池塘种稻模式相关的公开文献中,涉及的水产养殖品种主要有青虾、河蟹、小龙虾、沙塘鳢、泥鳅、甲鱼、南美白对虾等,这其中,虾蟹养殖池塘种稻模式所采用的水稻品种大多局限在高杆稻(芦苇稻)或者早稻品种上,采用中、晚稻品种与青虾、小龙虾及河蟹进行综合种养的模式和技术未见报道。已公开的池塘综合种养的相关文献有:“CN103891659A池塘鱼稻共生饲养塘鳢鱼的方法”、“‘池塘芦苇稻-青虾’种养结合技术及效益分析,金国强,中国稻米,2014,20(6):69-70”、“日本沼虾-渔稻鱼塘种稻系统的相互影响及种养配置,王力,安徽农业科学,2016,44(7):88-91”、“沙塘鳢‘鱼稻共生’养殖技术,陈凡,科学养鱼,2014,8:36-37”、“养鱼不换水种稻不施肥,王瑜,农民日报,2015年10月26日第003版”、“小龙虾与高杆稻同塘共生养种技术,闵敏,江西饲料,2017,1:25-27”等。诚然,高杆稻(芦苇稻)的稻米品质优良、口感符合国人消费习惯,但因其稻杆粗大,必须人工收割稻穗,水稻秸秆机械化收割技术尚未突破,人工收割费力费钱,因此渔塘种植高杆稻模式短期内很难规模化推广应用。公开文献“虾-稻-虾套种雍菜生态高效种养技术,张晓平,现代农业科技,2014,3:280,282”中则论断“根据稻虾轮作茬口需要,水稻以种植早稻为宜,品种选用耐肥性、抗倒性、抗病性较好的金早47等早籼品种”,该文献所述的种养技术实质是一种稻虾轮作技术。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养殖池塘进行水稻与虾蟹综合种养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养殖池塘内将青虾、小龙虾、河蟹养殖与水稻种植的茬口进行有效衔接,开展优质水稻与青虾、小龙虾、河蟹的生态综合种养,合理地利用池塘的生产能力,在整个养殖周期内,始终保持养殖池塘水体适宜的载渔量,在无需使用增氧设施的前提下,错峰提供契合市场需求的、大规格的、整齐度高的优质水产品,显著地增加池塘产出的多样化、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如本发明所述一种在养殖池塘进行水稻与虾蟹综合种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未经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01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