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摇篮式挡水坝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61066.1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8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黄朝煊;方咏来;曾甄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2B7/42 | 分类号: | E02B7/4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50 | 代理人: | 姜雯 |
地址: | 3100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摇篮 水坝 结构 | ||
1.一种摇篮式挡水坝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结构(1)、闸墩结构(2)、拱形挡水结构(3)以及动力系统(4),闸墩结构(2)布置在底板结构(1)的两侧侧面上;所述的底板结构(1)由上游底板平直段(11)、底板凹槽段(12)以及下游底板平直段(13)组成;底板凹槽段(12)的首端与上游底板平直段(11)连接;底板凹槽段(12)的末端与下游底板平直段(13)连接;所述的拱形挡水结构(3)由弧形挡水体(31)、支腿结构(32)以及铰接结构(33)组成;弧形挡水体(31)与支腿结构(32)的首端连接;支腿结构(32)的末端与铰接结构(33)连接;所述的拱形挡水结构(3)通过铰接结构(33)与闸墩结构(2)连接;所述的动力系统(4)由动力设备(41)和传动结构(42)组成;动力设备(41)通过传动结构(42)与拱形挡水结构(3)的弧形挡水体(31)上端连接,拱形挡水结构(3)通过动力系统(4)的牵引调节作用绕铰接结构(33)转动,进而形成挡水和通畅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篮式挡水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闸墩结构(2)由闸墩主体(21)、牛腿支墩(22)、设备槽(23)、检修门槽(24)以及侧止水预埋件(25)组成;牛腿支墩(22)布置于闸墩主体(21)内侧侧面上,设备槽(23)布置于闸墩主体(21)的顶面上;检修门槽(24)布置于闸墩主体(21)的上游内侧侧面上;侧止水预埋件(25)布置于闸墩主体(21)的内侧侧面上;所述的拱形挡水结构(3)通过铰接结构(33)与牛腿支墩(22)连接;所述的拱形挡水结构(3)的弧形挡水体(31)的侧面与侧止水预埋件(25)连接;所述的拱形挡水结构(3)的弧形挡水体(31)的底面与底板凹槽段(12)上游侧的顶端连接;所述的动力设备(41)布置于设备槽(23)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篮式挡水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凹槽段(12)由弧形凹槽(121)、凹槽底止水预埋件(122)以及冲淤踏步(123)组成;凹槽底止水预埋件(122)布置于弧形凹槽(121)的上游侧顶端;冲淤踏步(123)布置于弧形凹槽(121)的下游内侧的凹槽中;所述的弧形挡水体(31)由弧形挡水面板(311)、主梁结构(312)、次梁结构(313)、底止水结构(314)以及侧止水结构(315)组成;弧形挡水面板(311)布置于所述的弧形挡水体(31)的上游外侧面上;次梁结构(313)横向布置于弧形挡水面板(311)的弧形内侧面上;主梁结构(312)纵向布置于弧形挡水面板(311)的弧形内侧面上,主梁结构(312)与次梁结构(313)交叉连接;主梁结构(312)与所述的支腿结构(32)的首端连接;所述的动力设备(41)通过所述的传动结构(42)与弧形挡水体(31)的主梁结构(312)顶端连接;底止水结构(314)与所述的底板凹槽段(12)的凹槽底止水预埋件(122)连接;侧止水结构(315)与所述的闸墩结构(2)的内侧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篮式挡水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拱形挡水结构(3)设置两个以上,组成多孔挡水坝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未经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10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