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温泉的水循环利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61284.5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5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昊玥;吕成刚;王飞;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圌山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李小静 |
地址: | 2121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温泉 水循环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温泉的水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变的越来越强,尤其是对资源的保护,在温泉水利用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对用过的温泉水进行回收再利用,但是现有的水循环利用系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其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为了提高其的工作效率设计一种应用于温泉的水循环利用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过滤的水量来调节内池体的高度,使自然沉淀后的水能够顺利流入内池体内,起到了增加其实用性能的作用;提供一种应用于温泉的水循环利用系统。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结构包括
外池体,所述的外池体的上端呈敞开状,
内池体,所述的内池体设置在外池体内,所述的内池体的上端也呈敞开状,所述的内池体的上端低于外池体的上端,
活性炭过滤装置,所述的通过第一管道与内池体相连,所述的第一管道的一端伸入至内池体内的底部,所述的第一管道上安装有水泵,
检测池,所述的检测池通过第二管道与活性炭过滤装置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内池体是由上筒体和下筒体所组成,所述的下筒体固定连接在外池体内的底部上,所述的下筒体的上端开设有与上筒体下端相匹配的导向槽,所述的上筒体的下端活动连接在下筒体上端的导向槽内,所述的外池体的外侧还设置电动缸,所述的电动缸的出轴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伸入至外池体内与上筒体相连。
又进一步:所述的活性炭过滤装置包括罐体、安装框和活性炭过滤网,所述的罐体的顶部可拆卸的连接有端盖,所述的罐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的活性炭过滤网安装在安装框内,所述的安装框活动连接在导向槽内。
再进一步:所述的检测池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所述的内筒体设置在外筒体内,所述的内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的外筒体通过进水口与内筒体相连通,所述的进水口处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的内筒体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过滤的水量来调节内池体的高度,使自然沉淀后的水能够顺利流入内池体内,起到了增加其实用性能的作用;并且本设计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活性炭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检测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应用于温泉的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外池体1、内池体、活性炭过滤装置7和检测池10,所述的外池体1的上端呈敞开状,所述的内池体设置在外池体1内,所述的内池体的上端也呈敞开状,所述的内池体的上端低于外池体1的上端,所述的通过第一管道9与内池体相连,所述的第一管道的一端伸入至内池体内的底部,所述的第一管道上安装有水泵8,所述的检测池10通过第二管道11与活性炭过滤装置7相连。本发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过滤的水量来调节内池体的高度,使自然沉淀后的水能够顺利流入内池体内,起到了增加其实用性能的作用。
如图1所示的内池体是由上筒体3和下筒体2所组成,所述的下筒体2固定连接在外池体1内的底部上,所述的下筒体2的上端开设有与上筒体3下端相匹配的导向槽4,所述的上筒体3的下端活动连接在下筒体2上端的导向槽4内,所述的外池体1的外侧还设置电动缸5,所述的电动缸5的出轴端设置有连接件6,所述的连接件6伸入至外池体1内与上筒体3相连。本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
如图2的活性炭过滤装置7包括罐体12、安装框13和活性炭过滤网,所述的罐体12的顶部可拆卸的连接有端盖,所述的罐体12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的活性炭过滤网安装在安装框13内,所述的安装框13活动连接在导向槽内。,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起到了便于清洗和更换活性炭过滤网的作用。
如图3所示的检测池10包括外筒体14和内筒体15,所述的内筒体15设置在外筒体14内,所述的内筒体15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16,所述的外筒体14通过进水口16与内筒体15相连通,所述的进水口16处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的内筒体15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圌山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圌山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12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