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内湿度调节装置及窗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2171.7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0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袁林娟;戴林潼;付雪;余舜尧;汪斯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6/12 | 分类号: | F24F6/12;F24F11/64;E06B7/28;F24F11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状态 除湿 加湿单元 湿度传感器 室内湿度调节 室内 室内空气 空气湿度控制 加湿 | ||
本发明提供了室内湿度调节装置及窗,包括:湿度传感器、除湿单元、加湿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室内,用于获取室内的空气湿度;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获取的所述室内的空气湿度,控制所述除湿单元的开关状态或所述加湿单元的开关状态;所述除湿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除湿单元的开关状态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工作;所述加湿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加湿单元的开关状态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工作。本发明提供的室内湿度调节装置及窗,控制单元根据湿度传感器获取的室内的空气湿度控制除湿单元的开关状态或加湿单元的开关状态。可实现自动调节室内的空气湿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室内湿度调节装置及窗。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工作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的电器逐渐向自动化、智能化和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
北方空气时常干燥,南方空气有时又太过潮湿,让人感觉不太舒适。为了身体健康,需要保证环境的温和适宜,因此很多人在室内都配备了调节湿度的装置。当前对于室内湿度调节的主要装置是加湿器或除湿盒,或者使用具有除湿功能的空调。
为调节室内湿度,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加湿器,在室内空气干燥时,需要人为插电以控制加湿器开始工作,使室内空气增加湿度。当室内空气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又需要人为切断加湿器的电源,使加湿器不再工作。这种调节室内湿度的装置,需要人为插电才能运作,不能自动调节室内空气的湿度。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室内湿度调节装置及窗。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湿度调节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除湿单元、加湿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室内,用于获取室内的空气湿度;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获取的所述室内的空气湿度,控制所述除湿单元的开关状态或所述加湿单元的开关状态;所述除湿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除湿单元的开关状态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工作;所述加湿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加湿单元的开关状态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工作。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具体包括:控制电路板和继电器;所述控制电路板用于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获取的所述室内的空气湿度,通过所述继电器控制所述除湿单元的开关状态或所述加湿单元的开关状态,所述开关状态包括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板具体用于:当所述湿度传感器获取的所述室内的空气湿度大于第一预设值时,通过所述继电器将所述除湿单元调整为开启状态;当所述湿度传感器获取的所述室内的空气湿度小于第二预设值时,通过所述继电器将所述加湿单元调整为开启状态;当所述湿度传感器获取的所述室内的空气湿度在所述第一预设值和所述第二预设值之间时,通过所述继电器将所述除湿单元和所述加湿单元均调整为关闭状态。
优选地,所述除湿单元具体包括:除湿筒;所述除湿筒水平设置,在所述除湿筒的气体入口处设置有通过所述继电器控制的风扇。
优选地,所述除湿筒为仿生除湿筒;在所述仿生除湿筒的内壁上侧和下侧均设置有集水板,所述集水板的边缘与所述仿生除湿筒的内壁连接,所述内壁上侧的集水板和所述内壁下侧的集水板交错设置;所述集水板朝向所述气体入口的板面上设置有亲水突起,用于吸附空气中的水份;所述板面上除亲水突起外的其他部分铺设有疏水材料。
优选地,所述内壁下侧的集水板与所述仿生除湿筒的内壁底部之间留有供所述仿生除湿筒内的水流通的缝隙。
优选地,所述室内湿度调节装置还包括:水槽和水净化器;所述水净化器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仿生除湿筒靠近所述除湿筒气体入口一侧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水净化器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水槽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一管道设置在所述水净化器的顶部,所述第二管道设置在所述水净化器的底部;在所述水槽的顶部设置有水槽加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21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物的墙面施工自动喷浆滚平机
- 下一篇:一种微纳米纤维素的动态表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