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取线段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2178.9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2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许鸿文;薛印玺;殷蔚明;李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6K9/46 | 分类号: | G06K9/46 |
代理公司: | 42238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明琴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线段 方法 模块 装置 存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取线段的装置及方法,包括了光线投射装置、点云获取装置、预处理装置、数据分类装置、拟合装置、结果判定装置和结果获取装置;上述装置用于实现一种提取线段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线段提取装置,提高了线段提取算法实施的实时性,提高了线段提取效率,有效缩短了线段提取的时间,最终增强了线段提取的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取线段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图像处理技术中常使用Hough变换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目标物线段,但是基于Hough变换线段提取的算法复杂度较大,对处理设备的运算能力要求较高。基于Hough变换算法定向,假设每一周扫描后的点数为m(典型值m=360);每个数据点有n个方向的线段(典型的n=180),即角度分辨率为1度;每条线段的距离最大值为600cm(假设激光雷达的测距范围为6m),同时将距离分辨率设为1cm,因而距离的变化量为N=600;最终需要计算m*n次才能得到每个数据点对应的θ和r,然后需要遍历表格N*n次得到最大的共线点位置。总的计算次数为m*n+N*n,大约为500*360次。如果距离的精确度与投射光线距离精确度一致,为毫米级别,则计算量还要扩大10倍,而且每次计算中不乏三角函数计算,比较费时,实时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取线段的装置及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所述一种提取线段的装置,其原理是基于密度分类算法定向,假设每一周扫描后的点数为m(典型值m=360),得到的类别为k(k<m/2),密度阈值内点数最多为h(h<50),那么求取每个点的密度值需要计算h*m次,对密度数据进行分类需要遍历m次,对每组分类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的计算量为3*m次,最后从分类线段中找出两面墙壁线段最多需要k次,总共的计算量h*m+m+3*m+k次,大约为55*360次,就能判断是否为目标物线段。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了一种提取线段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了:
光线投射装置,用于向目标物投射光线;
点云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数据点集,预先设定一个半径范围,对半径范围内的数据点集进行采集;
预处理装置,用于对获取的数据点集进行预处理,设定一个信号强度阈值,将信号强度低于所述信号强度阈值的数据点排除;
数据分类装置,用于对预处理后的数据点分类,将预处理后的数据点作为整体,计算数据采集区域中被采集点的分布密度,然后寻找点的分布密度值最大的位置,以此位置为中心,向两边依次探索,直到两边均达到数据点边界或者密度值变化趋势改变为止,将所探寻到的数据点作为一类,并将已经分类的数据点密度清零;
拟合装置,用于对所述分类后的数据点进行拟合,对每组分类好的数据点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段拟合,得到每组分类数据拟合线段的起点和终点,并记录每条拟合线段的实际拟合点数,即每组分类数据点所包含的点数;
结果判定装置,用于判定结果的有效度,在所有的拟合的线段中,寻找实际拟合线段长度最长的线段作为所述目标物的拟合线段,再寻找与所述目标物拟合线段距离依次减少的拟合线段,直到找到一条与所述目标物拟合线段斜率相等,且与所述目标物拟合线段距离大于预设宽度阈值的线段为止,从而成功识别出目标物线段;结果获取模块获取所述目标物拟合线段。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线段提取装置实现线段提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通过光线投射装置向目标物投射光线;
S102:通过点云获取装置获取数据点集;其中,点云获取装置预先设定一个半径范围,对半径范围内的数据点集进行采集;
S103:通过预处理装置对获取的数据点集进行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21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