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热、导水型的机舱装饰板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2951.1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1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邹星;汪育全;陈明海;陈寅;余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B60R13/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舱 装饰板 密封泡棉 翼子板 挡水筋 导水槽 隔热 导水 热气 翼子板安装支架 辅助定位孔 装饰板本体 电路板 保险丝盒 发动机罩 前端设置 竖直向上 烫伤事故 挡风板 定位孔 排水孔 有效地 导流 翻边 分缝 卡接 卡扣 内板 内壁 上胶 线束 阻隔 雨水 电池 传递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热、导水型的机舱装饰板,其包括中机舱装饰板和侧机舱装饰板;侧机舱装饰板上设置有主定位孔和辅助定位孔;中机舱装饰板的前端设置有卡扣;侧机舱装饰板的外侧上设置有竖直向上延伸的挡水筋,挡水筋和侧机舱装饰板本体的翻边围成一导水槽;导水槽内设置有排水孔;侧机舱装饰板内侧的内壁上胶接有密封泡棉;密封泡棉设置于翼子板安装支架内侧且与翼子板内板卡接;密封泡棉的端部设置有挡风板。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地阻隔机舱内的热气经由机舱热气传递到翼子板,从而避免了造成行人烫伤事故,同时能够导流发动机罩与翼子板分缝处流入的雨水,提高了机舱线束、保险丝盒电路板、电池等零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舱装饰板及其系统,属于汽车机舱内部装饰板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热、导水型的机舱装饰板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机舱内部环境复杂,管路、线束、护套、拉丝等交错布置给人一种凌乱的感觉;车身焊接支架、焊点、紧固件等触手可及,给人一种不安全的感觉。然而随着开发成本以及周期的缩短,很多关键零部件沿用,导致机舱无法重新规划和布置,因此这种凌乱的机舱环境往往无法直接消除;同时发动机舱温度高,易将高温传递到翼子板等区域,造成行人烫伤事故;暴雨或者洗车时,雨水易通过发动机罩与翼子板分缝进入机舱,影响机舱线束、保险丝盒电路板、电池等零件的安全性。
传统意义上的前机舱装饰密封结构,如申请号为CN201220520276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功能仅仅只能起到装饰发动机舱及提高发动机舱密封性的作用;对于如何隔绝发动机热源,阻止热源传递到翼子板、以及下雨和洗车等日常情形下如何防止水从缝隙进入机舱等方面缺少相关研究。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本发明的机舱装饰板系统,相对于CN2012205202769,其功能不仅为遮蔽机舱两侧线束、管路、支架等零件,使机舱内部环境简洁整齐,提升感知质量;更重要的功能是隔绝机舱与翼子板之间的空气流通,降低翼子板表面的温度,避免烫伤接触到翼子板表面的行人;同时,也可导出从发动机罩与翼子板分缝进入的雨水,避免雨水进入机舱内部,从而影响机舱相关零部件工作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这样一种隔热、导水型的机舱装饰板,其包括中机舱装饰板;中机舱装饰板的两端分别固接有侧机舱装饰板;侧机舱装饰板上设置有主定位孔和辅助定位孔;中机舱装饰板的前端设置有卡扣;侧机舱装饰板的外侧上设置有竖直向上延伸的挡水筋,挡水筋和侧机舱装饰板本体的翻边围成一导水槽;导水槽内设置有排水孔;侧机舱装饰板的内侧的内壁上胶接有密封泡棉;密封泡棉设置于翼子板安装支架内侧且与翼子板内板卡接;密封泡棉的端部设置有挡风板。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密封泡棉包括梯形前密封部、线束避让拱部和后密封部。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侧机舱装饰板上设置有第一特征筋;中机舱装饰板上设置有第二特征筋。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侧机舱装饰板上设置有大灯调节孔、线束避让孔和第一缓冲块避让孔。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中机舱装饰板上设置有第二缓冲块避让孔、机罩锁扣手避让孔、机罩锁避让孔、STT开关避让孔和机罩撑杆避让孔。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中机舱装饰板上设置有进气沉台。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中机舱装饰板上设置有无纹理标签区。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侧机舱装饰板与中机舱装饰板间隙配合;侧机舱装饰板固接于中机舱装饰板的两端;中机舱装饰板和侧机舱装饰板形成一U字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公司,未经东风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29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