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水杯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63098.5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8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在杰;齐泽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易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3/27 | 分类号: | A47J43/27;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柱 收缩孔 齿腔 空腔 水杯结构 可转动 杯体 收缩 电动机连接 杯体侧壁 杯体顶端 上下滑动 向上延展 传递件 上端 延展 右斜 左斜 转动 把手 | ||
一种高效的水杯结构,包括杯体,所述杯体侧壁固定安装有把手,杯体中设置有空腔、位于空腔上方的上齿腔以及位于空腔下方的下齿腔,空腔中可转动地安装有左右相称的第一转柱和第二转柱,第一转柱上端向上延展并与固定安装在杯体顶端的电动机连接,上齿腔中安装有驱使第一转柱和第二转柱同时转动的传递件,下齿腔与空腔之间设置有左右相称的左收缩孔和右收缩孔,左收缩孔和右收缩孔中分别可上下滑动地安装有左收缩柱和右收缩柱,下齿腔中可转动地安装有左右延展的第三转柱,第三转柱上位于左收缩孔下方处固定安装有左斜轮,第三转柱上位于右收缩孔下方处固定安装有右斜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水杯结构。
背景技术
人们在饮用饮品时,例如咖啡、豆奶等在饮用前需要对水杯内的饮品进行搅拌,传统的通常都是依靠人工搅拌不仅搅拌效率低,而且搅拌不均匀,传统的也有一些带有搅拌功能的水杯,搅拌桨可转动,但是轴向都是不可动的,因此也会造成搅拌不均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水杯结构,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装置的一种高效的水杯结构,包括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侧壁固定安装有把手,杯体中设置有空腔、位于空腔上方的上齿腔以及位于空腔下方的下齿腔,空腔中可转动地安装有左右相称的第一转柱和第二转柱,第一转柱上端向上延展并与固定安装在杯体顶端的电动机连接,上齿腔中安装有驱使第一转柱和第二转柱同时转动的传递件,下齿腔与空腔之间设置有左右相称的左收缩孔和右收缩孔,左收缩孔和右收缩孔中分别可上下滑动地安装有左收缩柱和右收缩柱,且左收缩柱和右收缩柱上端均伸进到空腔中,下齿腔中可转动地安装有左右延展的第三转柱,第三转柱上位于左收缩孔下方处固定安装有左斜轮,第三转柱上位于右收缩孔下方处固定安装有右斜轮,第一转柱和第二转柱上位于空腔中分别设置有左花键轴和右花键轴,左花键轴和右花键轴上分别可上下滑动地安装有左花键套管和右花键套管,左花键套管和右花键套管上均安装有转浆,左花键套管和右花键套管下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有左转圈和右转圈,左转圈和右转圈分别与左收缩柱和右收缩柱上端固定连接,空腔底壁中还设置有排放装置,所述杯体顶部还设置有手抬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递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转柱上的第一带轮,所述第二转柱上端伸进到所述上齿腔中并固定安装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上安装有皮带,从而所述第一转柱转动时可驱使所述第二转柱同时转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柱下端伸进到所述下齿腔中并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轮,所述第三转柱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二锥形轮配合的第二锥形轮,从而所述第一转柱转动时可驱使所述第三转柱转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左收缩柱和右收缩柱下端伸进到所述下齿腔中,所述左收缩孔和右收缩孔两侧设置有导位槽,所述导位槽中可上下滑动地安装有导位块,且所述导位块与所述左收缩柱和右收缩柱固定连接,且所述导位槽还固定安装有弹性件,所弹性件与所述导位块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用以将所述左收缩柱和右收缩柱向下偏压而使所述左收缩柱和右收缩柱分别与所述左斜轮和右斜轮相抵。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放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空腔底壁中且口部朝后的滑行槽以及联通所述空腔的通腔,所述滑行槽可前后滑动地安装有导滑板,所述导滑板设置有导滑斜形面以及封闭头,所述导滑板后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滑行槽顶壁位于所述通腔后端固定安装有凸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空腔侧壁上端设置有进口,所述进口外端固定安装有上斜设置的导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手抬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杯体顶部的手抬杆,所述手抬杆上部位置处的外周设有防护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易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飞易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30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