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溢油围捕的柔性连接式双无人艇自主协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3410.0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8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廖煜雷;何佳雨;李彦莹;王卓;李晔;秦洪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溢油 围捕 柔性 连接 无人 自主 协同 方法 | ||
1.面向溢油围捕的柔性连接式双无人艇自主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第一步:利用惯导以及GPS获得双无人艇当前位姿状态;
第二步:双无人艇判断是否需要对溢油进行围捕:若需要进行围捕,则探测溢油位置以及溢油面积;若不需要进行围捕,则获取目的地的位置;
第三步:根据双无人艇是向溢油位置前进或向目的地位置前进以及双无人艇完成任务时的位姿约束条件,规划无人艇的航迹,并利用遗传算法选择适应度函数的值最高的航迹;
第四步:双无人艇获得规划出的最优航迹,对所述的航迹进行航迹跟踪;
第五步:使用基于模糊零空间的行为融合方法修正无人艇的航态,得到双无人艇的期望的艏向与航速;
首先,控制器更新双无人艇的位置艏向,判断双无人艇是否到达目的地:若双无人艇已经到达目的地,则跳出行为融合过程;若双无人艇未到达目的地,则判断双无人艇是否接近溢油位置:若双无人艇与溢油位置之间的距离减小到给定的阈值,则修改双无人艇的期望间距;若距离溢油位置在所述给定的阈值范围外,则判断双无人艇之间的间距是否满足溢油围捕行为的要求:若满足要求,控制器只对队形保持行为和轨迹跟踪行为进行行为融合;若双无人艇之间的间距不满足要求,则控制器对溢油围捕行为,队形保持行为和轨迹跟踪行为三个行为进行行为融合;
然后,控制器判断双无人艇的纵向偏差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要求,则直接输出行为融合后的期望艏向与速度;若不满足要求,则加入速度动态调整行为进行行为融合,再输出行为融合后的期望艏向与速度;
得到输出的期望艏向与速度后,判断双无人艇的队形是否稳定:若队形稳定,控制器直接输出双无人艇的期望艏向和速度,否则控制重新获取双无人艇的位置和艏向,再次进行行为融合,直到双无人艇的队形达到稳定状态;
第六步:利用无人艇的运动控制器对无人艇进行运动控制,驱使无人艇达到期望的艏向与航速;
第七步:判断是否已经到达目的地:若双无人艇未到达目的地,将重新获取双无人艇当前位姿,继续进行第二步;若双无人艇已经到达目的地,表示溢油围捕的整个过程顺利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34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生产原料输送机
- 下一篇:一种单向旋转给进的石材挖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