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乳酸改性镁合金医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3490.X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5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魏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雄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04 | 分类号: | A61L27/04;A61L27/34;A61L27/50;A61L27/58;C25D1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张泽锋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酸 改性 镁合金 医用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乳酸改性镁合金医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
1)取镁合金基体,采用磷酸盐和硅酸盐双电解液体系对镁合金基体表面进行微弧氧化处理,经水洗、干燥后再浸入硅烷偶联剂溶液中进行偶联处理,取出风干,得硅烷偶联基体;
所用硅烷偶联剂为KH570;硅烷偶联剂溶液中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浓度为1%-2%;所述偶联处理的温度为40-50℃,处理时间为80-100min;
2)取壳聚糖溶于醋酸水溶液中制成质量浓度为25-30g/L的壳聚糖溶液,向所得壳聚糖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得壳聚糖混合液;取聚乳酸溶于三氯甲烷中制成质量浓度为50-60g/L的聚乳酸溶液;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表面活性剂在壳聚糖混合液中的质量浓度为0.2%-0.3%;
搅拌条件下,按照聚乳酸溶液与壳聚糖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0-1.2:1的比例,将聚乳酸溶液加入壳聚糖混合液中,混合均匀后,置于均浆机中高速乳化3-5min,得铸膜液;
3)将步骤2)所得铸膜液涂覆在步骤1)所得硅烷偶联基体的表面,除去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形成干膜层,后在80-90℃条件下保温30-40min,即得;
步骤3)中,形成干膜层的厚度为0.4-0.8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改性镁合金医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磷酸盐和硅酸盐双电解液体系含有磷酸钠5g/L、硅酸钠10g/L、氢氧化钠4g/L、氟锆酸钾2g/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乳酸改性镁合金医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弧氧化处理为恒流处理,电流密度为3-6A/dm2,电源频率为600Hz,占空比为10%,处理时间为6-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改性镁合金医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高速乳化的转速为8000-10000rp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改性镁合金医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除去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方法为:60℃烘干或冷冻干燥除去溶剂后,用无水乙醇洗去表面活性剂。
6.一种聚乳酸改性镁合金医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镁合金基体,采用磷酸盐和硅酸盐双电解液体系对镁合金基体表面进行微弧氧化处理,经水洗、干燥后再浸入硅烷偶联剂溶液中进行偶联处理,取出风干,得硅烷偶联基体;
所用硅烷偶联剂为KH570;硅烷偶联剂溶液中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浓度为1%-2%;所述偶联处理的温度为40-50℃,处理时间为80-100min;
2)取壳聚糖溶于醋酸水溶液中制成质量浓度为25-30g/L的壳聚糖溶液,向所得壳聚糖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得壳聚糖混合液;取聚乳酸溶于三氯甲烷中制成质量浓度为50-60g/L的聚乳酸溶液;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表面活性剂在壳聚糖混合液中的质量浓度为0.2%-0.3%;
搅拌条件下,按照聚乳酸溶液与壳聚糖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0-1.2:1的比例,将聚乳酸溶液加入壳聚糖混合液中,混合均匀后,置于均浆机中高速乳化3-5min,得铸膜液;
3)将步骤2)所得铸膜液涂覆在步骤1)所得硅烷偶联基体的表面,除去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形成干膜层,后在80-90℃条件下保温30-40min,即得;
步骤3)中,形成干膜层的厚度为0.4-0.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雄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雄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349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