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备基础排水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64491.6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5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0 | 分类号: | E02D31/00;E02D27/44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98 | 代理人: | 衣然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基础 排水 装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基础排水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工程中的设备安装工程也是一个大工程,而设备安装中常常出现积水,这是由于设备在运行或者维护过程中,多多少少会有水溅射到设备下面,而设备基础常常是槽钢围起来焊接而成的,围起来就形成凹槽,水进出就出不来,在蓄水凹槽内就形成一潭水,这种设备带蓄水凹槽常常是设备配套的,很难对其二次加工,而且对于大设备来说,不能对外框槽钢进行开槽。而设备下面的积水具体由几大坏处:1、生锈腐蚀设备基础;2、铁锈污迹染得到处是;3、水挥发气体,湿气重影响设备寿命;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不期望见到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基础排水装置,其中,包括:
设备基础砼;
排水管,嵌入设置于所述设备基础砼中,所述排水管呈L形,且所述排水管的上端口设置于所述设备基础砼的顶部上,下端口设置于所述设备基础砼的侧壁上;
设备基础,安装于所述设备基础砼上;
装饰层,设置于所述设备基础砼上,并位于所述设备基础内。
上述的设备基础排水装置,其中,所述设备基础砼上形成有指向所述排水管上端口的坡度。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设备基础排水装置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
步骤S1,根据待安装的设备基础的形状和尺寸制作一模板装置,且所述模板装置包括围成混凝土浇筑空间的多块模板;
步骤S2,根据所述模板装置的尺寸制作一排水管,且所述排水管呈L形;
步骤S3,采用胶带分别将所述排水管的两端开口封住;
步骤S4,于所述排水管的下端部固定铁丝,且从所述排水管的下端口的上下两侧均伸出有一根铁丝;
步骤S5,于所述模板装置的其中一个模板上形成两个孔洞,并在所述混凝土浇筑空间内放置一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位于下方的所述孔洞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步骤S6,将所述排水管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并将从所述排水管的下端口伸出的两根铁丝分别对应穿过所述两个孔洞并通过铁钉绷紧固定;
步骤S7,于所述模板装置的混凝土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并于拆除所述模板装置后形成一设备基础砼;
步骤S8,根据暴露的所述铁丝的位置找出所述排水管的下端口,并去除该下端口上的胶带;
步骤S9,将所述待安装的设备基础安装在所述设备基础砼上;
步骤S10,在所述设备基础砼上铺设装饰层,并去除所述排水管突出于所述装饰层的部分以形成所述设备基础排水装置。
上述的设备基础排水装置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步骤S21,根据所述模板装置的尺寸确定排水管的尺寸;
步骤S22,提供一管材,并按所述排水管的尺寸截取相应长度的管材作为所述排水管的管材;
步骤S22,将所述排水管的管材弯曲成L形以形成所述排水管,且其中弯曲部的转角半径大于50mm。
上述的设备基础排水装置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4还包括:
于所述排水管的上端部固定铁丝,且从所述排水管的上端口上伸出两股铁丝。
上述的设备基础排水装置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模板装置还包括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于地面上并设置于所述若干模板的外侧以将所述若干模板予以固定,其中,每个所述模板外侧均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柱;则所述步骤S6还包括:
将所述两股铁丝分别固定于形成有孔洞的模板外侧的两个支撑柱上。
上述的设备基础排水装置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S7中,在拆除所述模板装置的过程中,将穿过所述两个孔洞并通过铁钉绷紧固定的两根铁丝从铁钉上松开,并在将所述模板装置拆卸后,将所述两根铁丝之间的混凝土凿开以将所述排水管的下端口予以暴露。
上述的设备基础排水装置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S9中,若所述待安装的设备基础具有基础横梁,则在将所述待安装的设备基础安装在所述设备基础砼上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于所述基础横梁上开设U形排水口的步骤。
上述的设备基础排水装置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设备基础砼上形成有指向所述排水管上端口的坡度。
上述的设备基础排水装置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支撑板为水泥实砖。
上述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44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终端的外围充电管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