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DCM和CCM的双模式同步整流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4643.2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6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明鑫;张文林;鲁信秋;张宣;王卓;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7/217 | 分类号: | H02M7/217;H02M3/335;H02M1/08;H02M1/32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dcm ccm 双模 同步 整流 控制电路 | ||
适用于DCM和CCM的双模式同步整流控制电路,属于电源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减小整流导通损耗,实现同步整流的高效率。其中,第二负电平检测器实现了极小的死区时间控制;关断时间屏蔽模块防止同步整流管M2的误开启,开启时间屏蔽模块防止同步整流管M2的误关断;第一采样端采用高压器件LDMOS和DEMOS的漏极来承受高压,避免了用齐纳管对同步整流管M2的漏端VD进行箝位,防止同步整流管M2的漏端VD对地泄放电流;以上措施共同实现了同步整流的高效率;另外引入了同步控制模块,实现了电流连续模式CCM下的同步整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源管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适用于DCM和CCM的双模式同步整流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高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尺寸不断减小,功耗不断降低,要求的供电电压也越来越低,输出电流则越来越大。在低压、大电流的输出环境下,传统的整流二极管导通压降较高,即使采用低压降的肖特基二极管,也会产生0.4V以上的压降,导致整流损耗增加,电源效率降低。同步整流技术通过采用更低导通电阻的MOSFET,可以大大降低整流部分的功耗,提高变换器的性能,实现电源的高效率。
同步整流技术按驱动方式可以分为电压型驱动和电流型驱动,按驱动信号的来源又可以分为自驱动和外驱动。其中,电压型自驱动方式结构简单、经济高效,是目前广受关注的同步整流驱动技术,电压型自驱动同步整流适用于反激变换器Flyback的应用拓扑如图1所示。该应用拓扑的工作原理为:当原边开关管M1开启时,同步整流控制电路检测到同步整流管M2的漏极和源极电压差VDS>0,将同步整流管M2关闭,副边绕组NS储存能量,系统依靠输出电容COUT给负载供电;当原边开关管M1关闭时,副边绕组NS电压反向,同步整流控制电路检测到同步整流管M2的漏极和源极电压差VDS<0,将同步整流管M2开启,副边绕组NS储存的能量提供给负载,同时补充输出电容COUT损失的能量。两个过零点的检测是电压型自驱动同步整流技术的关键,而实际中并不是严格的检测过零点,而是检测两个接近零电压的负的阈值,采用两个负阈值来判断同步整流管M2的开启或关闭而非采用一个过零比较器的原因在于,可以减小VDS电压的抖动对准确判断电路状态的影响。而选择一个接近于零的负阈值检测点可以减小体二极管D2导通时间,提高整流效率。另外,在同步整流管M2关断时同步整流管M2的漏极(VD端)会由于LC振荡而造成VD电压产生振铃现象,VD振铃电压可能会造成1)使同步整流管误开启,降低整流效率;2)整流芯片的内部器件被高压击穿。对于前者,通常用一段TON/TOFF信号来屏蔽误关断/误开启,而对于后者,传统的做法是用齐纳管对VD采样端进行箝位,齐纳管击穿时将VD电压箝位在一个安全电平,但是这种方案会使电源通过击穿的齐纳管向地泄放电流,造成整流效率的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DCM和CCM的双模式同步整流控制电路,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减小整流导通损耗,实现同步整流的高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适用于DCM和CCM的双模式同步整流控制电路,包括开启时间屏蔽模块、关断时间屏蔽模块、第一SR锁存器、第二SR锁存器、第一与门、第二与门、驱动模块、第一齐纳管Dz1和第二齐纳管Dz2,
所述同步整流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负电平检测器、第二负电平检测器、振铃检测器和同步控制模块,
所述第二负电平检测器包括采样管,所述采样管包括第十三NMOS管MN13和第十四NMOS管MN14,所述第十三NMOS管的漏极作为所述同步整流控制电路的第一采样端,其源极输出第一采样电压至所述第一负电平检测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十四NMOS管的漏极作为所述同步整流控制电路的第二采样端,其源极输出第二采样电压至所述第一负电平检测器的第二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46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准Z源DC/DC变换器
- 下一篇:一种高效双向混合三相电压型整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