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时钟同步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5171.2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5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史小菊;李志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3/06 | 分类号: | H04J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韩辉峰;李丹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时钟 同步 方法 设备 | ||
1.一种时钟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地时钟所在的设备与上游时钟所在的上游设备连接时,当设备的端口时钟状态为从时钟或只做从时钟,且上游设备的端口时钟状态为主时钟时,设备从上游设备获取并记录用于同步的时钟信息,并根据所述时钟信息将本地时钟同步到上游时钟;
当设备与上游设备突然断开时,根据同步过程中所记录时钟信息对本地时钟进行修正补偿;
其中,所述时钟信息包括用于确定时间差的一组或一组以上用于同步的时间戳;
根据所述时钟信息将本地时钟同步到上游时钟包括:
基于每一组时间戳对应的时间差确定并记录该组时间戳对应的首次校正时间差;
确定并记录第一预设时间内每组时间戳相对于第一组时间戳的频偏校正量,且利用所获得的频偏校正量对每一组时间戳对应的首次校正时间差进行二次校正,得到并记录该组时间戳对应的二次校正时间差;
每隔第二预设时间根据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内获得的最后一个二次校正时间差对本地时钟进行时钟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钟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每一组时间戳对应的时间差确定该组时间戳对应的首次校正时间差包括:
其中,Fi为第i组时间戳对应的首次校正时间差,offseti为根据第i组时间戳所确定的第i个时间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钟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校正时间差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所述确定第一预设时间内每组时间戳相对于第一组时间戳的频偏校正量包括:将第一预设时间内设定的一组时间戳相对于第一组时间戳的频偏校正量作为该第一预定时间内每组时间戳相对于第一组时间戳的频偏校正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钟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当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内某一组时间戳对应的二次校正时间差大于预设的时间差阈值时,根据所述某一组时间戳对应的二次校正时间差进行时钟同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钟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第一预设时间内每组时间戳相对于第一组时间戳的频偏校正量包括:
按照公式fi=(ti2-t12)-(ti1-t11)确定第一预设时间内第i组时间戳相对于第一组时间戳的频偏校正量;其中,i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fi为第一预设时间内第i组时间戳相对于第一组时间戳的频偏校正量,ti2为第一预设时间内第i组时间戳中接收第一事件报文的时间戳,t12为第一预设时间内第1组时间戳中接收第一事件报文的时间戳,ti1为第一预设时间内第i组时间戳中上游设备发送第一事件报文的时间戳,t11为第一预设时间内第1组时间戳中上游设备发送第一事件报文的时间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钟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所获得的频偏校正量对对应的时间戳的首次校正时间差进行二次校正,得到该组时间戳对应的二次校正时间差包括:
按照公式CorFi=Fi-fi计算第一预设时间内第i组时间戳对应的二次校正时间差;
其中i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CorFi为第一预设时间内第i组时间戳对应的二次校正时间差,Fi为第一预设时间内获得的第i组时间戳对应的首次校正时间差,fi为第一预设时间内第i组时间戳对应的频偏校正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51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