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织一体鞋面的鞋面口结构及其编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66424.8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9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许金升;蔡立志;刘银;蔡金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22 | 分类号: | D04B1/22;D04B1/16;D04B1/18;D02G3/04;D02G3/32;A43B1/04;A43B23/02;A43B7/0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5205 | 代理人: | 陈智海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织 一体 鞋面 结构 及其 编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一体鞋面的鞋面口结构及其编织工艺。
背景技术
全针织鞋面其具有轻薄透气、花色多变等优点,受到市场的欢迎。采用针织方式编织的筒状一体鞋面,在鞋面的鞋面口处通常会加入弹性纱线,使得鞋面口能够束住脚部,避免鞋面体自动滑脱,传统的鞋面口结构仅依靠针织结构自身的空隙进行透气,其透气效果和强度还难以令人满意。
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性好、强度较佳的针织一体鞋面的鞋面口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织一体鞋面的鞋面口的编织工艺,其具有加工效率高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针织一体鞋面的鞋面口结构,包括筒状的鞋面口本体,鞋面口本体的沿轴向的一端为与鞋面体连接的连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鞋面口本体的内侧面的多个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沿所述鞋面口本体的径向凸设,多个第一凸起部之间形成透气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端,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自由端,多个所述第一凸起部沿周向均匀布设在所述鞋面口本体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凸起部以横编机一体编织的方式形成在所述鞋面口本体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多个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端,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自由端,多个所述第二凸起部沿周向均匀布设在所述鞋面口本体的外侧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凸起部以横编机一体编织的方式形成在所述鞋面口本体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交错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面口本体由涤纶纱和氨纶包芯纱编织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氨纶包芯纱为150D的涤纶或者150D的涤纶高弹纱包覆20D的氨纶形成的包芯纱。
本发明还提出针织一体鞋面的鞋面口的编织工艺,采用至少具有前针床和后针床的横编机进行筒状物编织,筒状物由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围成,第一片体由前针床编织而成,第二片体由后针床编织而成,在编织第一片体时使用前针床的奇数针或者偶数针,在编织第二片体时使用后针床的奇数针或者偶数针,所述前针床上的针自左向右命名为A,B,C,D,E,F,G,A1,B1,C1,D1,E1,F1,G1;后针床上的针自左向右命名为a,b,c,d,e,f,g,a1,b1,c1,d1,e1,f1,g1,编织的过程中,包括以如下方式进行循环编织:步骤1,横编机的纱嘴编织在前针床的A和后针床的d,前针床的针和后针床的针均以一针隔三针的方式从左向右依次循环编织下去;步骤2,将前针床的A、E、B1以及F1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对应转移至后针床的a、e、b1以及f1;步骤3,纱嘴编织在前针床的E1和后针床的g1,前针床的针和后针床的针均以一针隔三针的方式从右向左依次循环编织;步骤4,将后针床上的g1、c1、f以及b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对应转移至前针床的G1、CI、F以及B上;步骤5,将后针床的a、e、b1以及f1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对应转移至前针床的A、E、B1以及F1,接着依次重复一次步骤1和步骤2的动作;步骤6,将前针床的G1、CI、F以及B的编织线圈以翻针的方式对应转移至后针床的g1、c1、f以及b,接着依次重复一次步骤3和步骤4的动作。
本发明的鞋面口结构,相邻第一凸起部之间形成透气通道,使得鞋面体中的热量可以通过透气通道透出,进一步提针织一体鞋面的透气效果,同时第一凸起部具有加强筋的作用,能够进一步提升鞋面口的抗拉强度和稳定性。
采用本发明的鞋面口结构编织工艺,将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一体编织在鞋面口本体上,能够提升一体针织鞋面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挑孔编织工艺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编织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编织线圈位于第一勾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编织线圈位于第一导针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步骤20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步骤30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步骤40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挑孔编织工艺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编织过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筒状编织物的结构简图;
图9本发明中鞋面口本体的结构简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64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