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液力波动泄油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6458.7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56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广;闫永维;李风涛;张子佳;李川;陈冬;甘宝安;陈红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港油田石油工程研究院钻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4/08 | 分类号: | E21B34/08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刘莹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液力 波动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防液力波动泄油装置,包括上接头(1)和中心管(2),其特征在于:上接头(1)和中心管(2)螺纹连接,中心管(2)外套有液缸(5);液缸(5)一端通过剪钉(3)与上接头(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中心管(2)外壁密封滑动连接;中心管(2)和液缸(5)之间形成环形容积腔(19),该环形容积腔(19)内安装有限压机构;中心管(2)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径向泄油孔(17),且若干个径向泄油孔(17)均位于上接头(1)与限压机构之间;所述限压机构包括限压阀体(8);限压阀体(8)一端螺纹连接有阀座(6),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弹簧压帽(12);所述阀座(6)紧邻径向泄油孔(17);所述阀座(6)和弹簧压帽(12)之间设有阀芯(11),阀芯(11)的外围安装有弹簧(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液力波动泄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2)中部外圆上设有一凸台(14),该凸台(14)位于中心管(2)和液缸(5)形成环形容积腔(19)之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液力波动泄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压机构安装在中心管(2)的外围,且部分通过凸台(14)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液力波动泄油装置,其特征在于:限压阀体(8)的一个端面与凸台(14)的端面接触;弹簧压帽(12)紧邻凸台(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液力波动泄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6)靠近阀芯(11)一侧设有内锥面(16),该内锥面(16)与阀芯(11)的外锥面(15)配合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液力波动泄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6)内设有细孔(18);该细孔(18)一端延伸至阀座(6)靠近径向泄油孔(17)一端的端面,且与环形容积腔(19)连通,细孔(18)的另一端延伸至内锥面(16)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液力波动泄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2)的外侧与限压阀体(8)内侧之间通过第一O型圈(10)密封;限压阀体(8)外侧与液缸(5)内侧之间通过第四O型圈(7)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液力波动泄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1)与液缸(5)通过第二O型圈(4)密封;中心管(2)的外侧与液缸(5)之间通过第三O型圈(13)密封;所述径向泄油孔(17)的数量为3-6个。
9.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液力波动泄油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所述防液力波动泄油装置下井使用前,通过调节弹簧压帽(12)对弹簧(9)的压紧程度,设定限压机构的阈值P;
S2:将防液力波动泄油装置安装在抽油泵上部并下入井内,采油生产;
S3:在正常采油生产过程中,若管柱内压力波动峰值小于P时,管柱内压力不会作用到液缸(5),防液力波动泄油装置不会开启;
S4:在正常采油生产过程中,若管柱内压力波动峰值大于P时,管柱内液体通过限压机构进入环形容积腔(19),定义管柱内液体将环形容积腔(19)填满的时间为T,管柱内压力波动的时间为t,当t<T时,同样管柱内压力不会作用到液缸(5),防液力波动泄油装置不会开启;
S5:当需要上提管柱泄油时,向管柱内打压P1,当P1>P+p时,油套环空连通,达到泄油的目的;其中p为剪断剪钉所需的压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液力波动泄油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P的取值范围在15-30MPa,p的取值范围在5-15MPa;T的取值范围为1-3s;t的取值范围为0-1000ms。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液力波动泄油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P的取值范围在20-25MPa,p的取值为10MPa;T的取值为2s;t的取值范围为600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港油田石油工程研究院钻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大港油田石油工程研究院钻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645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