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洋紫荆种子萌发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66726.5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5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枫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N65/08;A01N59/00;A01N43/12;A01P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宁霞光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紫荆 种子 萌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种子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洋紫荆种子萌发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洋紫荆,又名羊蹄甲、红紫荆、红花紫荆,为豆科落叶乔木,产于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国外印度、中南半岛也有分布。它是一种优良的乡土树种,宜作行道树及庭园丛植观赏。花期长,全年均能开花;也是一种优质的蜜源植物;木材坚硬可用;叶、根、树皮药用,其树皮入药,能清热解毒、健脾祛湿,对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肝炎、咳嗽咳血、关节疼痛、跌打损伤等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其苗木在华南地区供不应求,自然情况下主要靠种子繁殖。洋紫荆种子具有双重休眠(种皮透性差及内休眠)的特性,目前生产上广泛采用层积的方式进行播种前处理,但是层积处理耗时较长,一般需要80d左右,播种育苗耗时、耗力,也不便于种子的检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洋紫荆种子萌发率的方法,其过程简单,省时省力。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高洋紫荆种子萌发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种子采集:选无病虫害的健壮株,收集成熟荚果,取出种子,筛选出籽粒饱满的种子备用;
(2)种子预处理:将选出的种子先用机械剪去边缘种皮,再用浓硫酸浸泡至大多数种子出现孔纹,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用0.2%Hg CL2消毒10分钟,用清水冲洗三次;
(3)配制浸种液:摘取杨梅鲜叶用剪刀剪碎,称取20g,加入100倍蒸馏水,25-30℃浸泡48h,3层纱布过滤后得浸提液原液,再用旋转蒸发仪减压蒸发得浓缩液,定容至100ml,加入5-10mgKNO3、15-20mgGA3;
(4)种子培养:将洋紫荆种子于上述浸种液中浸泡20-24h后取出,置于25℃、光暗周期为8小时光照与16小时黑暗交替的培养箱中催芽,培养时间为15-20天。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种子筛选具体为用30℃清水浸种3小时,将上层漂浮的不饱满的种子捞出,选出沉在水底的饱满种子备用。
优选地,步骤(2)所述的浓硫酸浸泡时间为40-50min。
优选地,步骤(4)中培养箱中所用的发芽基质为湿沙、珍珠岩、蛭石混合,其重量比例为3:1:2。
机械损伤加浓硫酸处理洋紫荆种子可以破除种子硬实,效果显著。
KNO3处理鸢尾种子可以有效地促进种子的发芽和生长。钾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是酶的活化剂,促进糖分运输、转化及氮代谢。钾还可以激活种子脱氢酶活性和增加呼吸度,调节溶液水势延缓种子吸水过程,使种子在萌发前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膜系统修复和重要酶系的活化,改善细胞内环境和代谢状态,从而促进种子萌发。
GA3是植物生长调节剂,能诱导水解酶,把种子贮藏物由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便于胚的吸收,从而促进了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在浸种液中加入杨梅鲜叶原液为洋紫荆种子萌发提供养分,还在种子表面形成一层营养膜,提高了种子对KNO3、GA3的利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运用了洋紫荆种子萌发最佳条件的设计,经过本方法处理后的种子发芽快,出苗整齐,且该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可以广泛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对本发明并没有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提高洋紫荆种子萌发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种子采集:选无病虫害的健壮株,收集成熟荚果,取出种子,筛选出籽粒饱满的种子备用;
(2)种子预处理:将选出的种子先用机械剪去边缘种皮,再用浓硫酸浸泡40min,至大多数种子出现孔纹,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用0.2%HgCL2消毒10分钟,用清水冲洗三次;
(3)配制浸种液:摘取杨梅鲜叶用剪刀剪碎,称取20g,加入100倍蒸馏水,25℃浸泡48h,3层纱布过滤后得浸提液原液,再用旋转蒸发仪减压蒸发得浓缩液,定容至100ml,加入5mgKNO3、15mgGA3;
(4)种子培养:将洋紫荆种子于上述浸种液中浸泡20h后取出,置于25℃、光暗周期为8小时光照与16小时黑暗交替的培养箱中催芽,培养箱中所用的发芽基质为湿沙、珍珠岩、蛭石混合,其重量比例为3:1:2,培养时间为15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枫,未经李晓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67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鸢尾种子萌发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黄参种子萌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