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态护坡结构与应用该种生态护坡结构的生态护坡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6761.7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6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清;盛卫清;陆正一;李青;杨蓉;吴春来;高军;钱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金侨环境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赵洁修 |
地址: | 21533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纳槽 生态护坡结构 膨胀管 混凝土基层 排水管 生态护坡 升降柱 罩体 填充 河道 导向凸块 体内水流 凸轮带动 向下凹陷 供水 导向环 上表面 填充层 透水膜 种植层 转动轴 侧壁 连通 应用 转动 升降 变形 体内 | ||
1.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河道至少一侧的混凝土基层(11),所述混凝土基层(11)向下凹陷形成容纳槽(12),所述容纳槽(12)的底部设置有罩体(2),所述容纳槽(12)在罩体(2)外填充有填充层,所述容纳槽(12)在种植层(18)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河道连通的第一排水管(13);所述罩体(2)内设置有转动轴(21),所述转动轴(21)的一端穿设过容纳槽(12)后连接有水车(19),所述转动轴(21)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凸轮(22),所述罩体(2)与凸轮(22)对应的位置向上延伸有径向具有弹性的膨胀管(3),所述膨胀管(3)内在高度方向滑移连接有升降柱(31),所述升降柱(31)的侧壁设置有导向凸块(32),所述膨胀管(3)内设置有导向环(33),所述升降柱(31)的底部与凸轮(22)的工作面抵接,所述转动轴(21)转动时,所述凸轮(22)带动升降柱(31)反复升降,所述导向凸块(32)推动导向环(33)与膨胀管(3)向外变形并在膨胀管(3)侧壁形成供水通过的间隙(34),所述间隙(34)内填充有透水膜(35),所述升降柱(31)与膨胀管(3)之间形成供水流入罩体(2)内的通道(36),所述容纳槽(12)上设置有供罩体(2)内水流出的第二排水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由下至上依次为碎石层(15)、土壤层(16)、米石层(17)和种植层(18),所述膨胀管(3)的上端设置在米石层(17)内,所述种植层(18)的上表面朝河道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管(3)由若干块弧形板(37)环绕而成,每一所述弧形板(37)为双层的金属板(38),所述间隙(34)由相邻所述弧形板(37)沿径向变形形成,所述透水膜(35)固定在双层的金属板(38)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38)由不锈钢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管(14)向下延伸与地下暗河连通或向外延伸与河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2)上设置有供膨胀管(3)的下端插入的插入管(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层(11)上设置有轴承座(4),所述轴承座(4)上设置有轴承(41),所述轴承(41)的外圈与轴承座(4)连接,所述轴承(41)的内圈与转动轴(21)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金侨环境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金侨环境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676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锈钢彩涂钢板
- 下一篇:一种冲孔灌注桩桩基土层类别自动判别系统及其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