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通节以及一种焙烧炉的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7186.2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9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程仁策;马正清;汤昌廷;王力;殷善军;慕少丽;辛涛;王博;赵俊凤;潘荣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南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F23M3/00 | 分类号: | F23M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钱学宇 |
地址: | 2657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通 以及 焙烧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焙烧炉生产运行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联通节以及一种焙烧炉的运行方法。一种联通节,包括中空体,所述中空体的两端沿相同的方向设置有接头,所述接头的出口与所述中空体垂直;所述中空体和所述接头的内表面均设置有耐火层。本发明提供的联通节依据焙烧炉火道的跨接需求设计,两端的接口分别与火道孔连接,中空体以及接头的内表面设置耐火层,以达到耐高温的目的。在焙烧炉运行火道出现异常堵塞时,利用联通节跨接解决堵塞问题,不但保证了该火道上游相关火道的正常运行,同时也保证了该火道下游相关火道的正常运行,使得生产正常运行,有效避免了因火道堵塞造成的不良后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焙烧炉生产运行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联通节以及一种焙烧炉的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敞开式环式焙烧炉是铝用炭素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最关键的设备,属大型热工炉窑设备,一般采用36室或54室,其基建投资可以占到整个炭素厂总投资的一半以上。焙烧炉在长期高温下运行几年后部分火道墙便会出现弯曲、变形、凹陷等现象,导致料箱宽度变小影响焙烧炉的正常作业,进而墙体出现大面积烧损开裂,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局部坍塌堵塞,直接影响到焙烧炉的安全运行、生产平稳、质量稳定,导致产量降低能耗增高且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因此,如何做好焙烧炉运行火道出现异常情况后如何确保燃烧系统正常安全运行是一直困扰着各炭素厂的难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焙烧炉火道是按W型结构进行火道腔内部砌筑,便于高温烟气从上游按W方式往下游运行,让火道上下游温度分布均匀确保料箱内炭块得到均匀加热焙烧。经过较长时间高温运行,后期焙烧炉火道会出现部分火道墙变形严重、凹陷。但因耐火材料供应不及时、生产任务紧等特殊原因导致破损火道迟迟未得到及时大修而继续投入使用。该部分火道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局部坍塌或在燃烧孔附近耐火砖出现熔融破损,造成料箱内填充料在火道负压作用下快速大量进入火道里面出现火道堵塞情况,致使该火道燃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大量填充料进入火道会在火道负压作用下往排烟架及环形烟道运行,使焙烧净化系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同时大批产品因焙烧温度不够需进行二次焙烧,造成工作量增加、能耗大幅提升,给焙烧车间的安全、生产、制品质量等各方面工作都带来极大的被动。
为了保证焙烧炉的安全平稳运行,保证生产、质量不受影响,确保在火道异常情况下燃烧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经过对堵塞火道内部结构、挥发分逸出燃烧情况、燃气燃烧情况、火道烟气与排烟架运行方式等反复观察、论证、模拟,发明人精心研究出了一套针对焙烧炉火道在运行过程出现堵塞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理方案。具体为在运行火道出现异常堵塞时,利用联通节跨接出现问题的火道跨的前后火道孔,这样的跨接方式不但保证了该火道上游相关火道的正常运行,同时也保证了该火道下游相关火道的正常运行,解决了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联通节,包括中空体,所述中空体的两端沿相同的方向设置有接头,所述接头的出口与所述中空体垂直;
所述中空体和所述接头的内表面均设置有耐火层。
本发明提供的联通节依据焙烧炉火道的跨接需求设计,两端的接口分别与火道孔连接,中空体以及接头的内表面设置耐火层,以达到耐高温的目的。在焙烧炉运行火道出现异常堵塞时,利用联通节跨接解决堵塞问题,不但保证了该火道上游相关火道的正常运行,同时也保证了该火道下游相关火道的正常运行,使得生产正常运行,有效避免了因火道堵塞造成的不良后果。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体与其两侧的接头一体式设计。一体式设计不仅更容易保证质量的一致性,并且更易于制作。
为了便于制作,进一步地,所述联通节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为金属层,内层为耐火层。
进一步地,所述联通节由金属材料和耐火材料浇注制成。金属材料可以为一些废弃钢管,回收利用了废弃物,其与耐火材料浇注制得联通节,性能稳定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南山学院,未经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南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71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