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医内科用充电式拔罐针灸双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7563.2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0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冯会新;李身晓;李文君;王安静;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会新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6;A61M1/08;A61H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66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刺针 针灸 双用装置 拔罐 刺入 管状腔体 加热装置 中医内科 充电式 顶端面 空腔 体内 底部开口 临床应用 螺纹连接 深度标识 四周侧壁 管状腔 螺旋孔 凸出的 上端 底端 弧面 伸入 向内 加热 标示 收缩 电源 封闭 贯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内科用充电式拔罐针灸双用装置,包括本体以及由所述本体围绕成的空腔,所述本体的顶端面为封闭的平面,本体的四周侧壁为向外凸出的弧面,本体的底端向内收缩构成了直径小于顶端面的底部开口,所述双用装置还包括用于针灸的刺针以及用于放置刺针的管状腔体,该管状腔体贯穿所述本体的顶端面并伸入所述空腔中;所述刺针设置于所述管状腔体内并与所述螺旋孔螺纹连接;刺针的上端还刻有能够标示刺入深度的深度标识。所述本体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上连接有电源。该装置能够集加热、针灸、拔罐于一体,能够精准刺入并可计算刺入深度,且结合设计巧妙,简单、实用、功能多,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内科用充电式拔罐针灸双用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悠久的历史。针灸和拔罐自古便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在追求物质和精神生活品质的同时,对于身体健康也越来越重视,目前,拔罐已发展为一种保健疗法。在中医内科的保健和治疗中,拔罐和针灸的使用率极高,而目前极少有能够应用于临床中的拔罐针灸双用装置,大多只限于理论研究,且所报道的双用装置要么华而不实要么功能简单体验感较差,因此,开发一种中医内科用充电式拔罐针灸双用装置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医内科用充电式拔罐针灸双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中医内科用充电式拔罐针灸双用装置,包括本体以及由所述本体围绕成的空腔,所述本体的顶端面为封闭的平面,本体的四周侧壁为向外凸出的弧面,本体的底端向内收缩构成了直径小于顶端面的底部开口;
所述双用装置还包括用于针灸的刺针以及用于放置刺针的管状腔体,该管状腔体贯穿所述本体的顶端面并伸入所述空腔中;所述管状腔体与所述本体密封连接;
所述管状腔体的上端面中央设有通往管状腔体内的螺旋孔;
所述刺针的上端外侧面设有与所述螺旋孔配合的外螺纹,该刺针的上端还刻有能够标示刺入深度的深度标识;
所述刺针设置于所述管状腔体内并与所述螺旋孔螺纹连接;
所述本体的四周侧壁上设有一个抽真空孔道,所述抽真空孔道与真空泵连接,从而能够在使用时降低所述空腔内的真空度;
所述本体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上连接有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管状腔体的底部设有外底面,所述外底面中央的位置处设有能够使所述刺针穿过、并具有弹性力的柔性面。
进一步地,所述管状腔体的壁为包括内侧壁和外侧壁的双层壁,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设有能够通过气体和/或液体的双层壁空隙;
所述管状腔体的底面为包括内底面和外底面的双层底面,所述内底面和外底面之间设有能够过气体和/或液体的底面空隙,所述内底面与所述内侧壁连接,所述外底面与所述外侧壁连接,双层底面之间的底面空隙和双层壁之间的双层壁空隙连通以使气体或液体能够在双层底面和双层壁之间流动或流通;
所述内底面的中央处设有连通所述内底面上下两侧的通孔,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柔性面的正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会新,未经冯会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75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