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美容棒ABS专用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7851.8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9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钧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钧艺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K13/06;C08K9/10;C08K7/28;C08K7/24;C08K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美容 abs 专用 | ||
一种美容棒ABS专用料,原料按重量份数称取:ABS树脂95~134份,硅灰粉10~25份,多孔陶瓷填料5~20份,镀银改性空心玻璃微珠6~18份,分散剂0.4~1.0份,抗氧剂0.3~0.8份;所述多孔陶瓷填料的粒径为30‑55微米,组成按重量份计为TiO24份、ZnO 1份、Al2O32份;所述镀银改性空心玻璃微珠的直径为40‑90微米,由空心玻璃微珠、中间陶瓷层和银层组成,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直径为30‑80微米,所述中间陶瓷层的厚度为5‑10微米,所述中间陶瓷层的组成按重量计为ZrO23份、SiO20.5份、Al2O32份,所述银层的厚度为0.1‑2.5微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塑料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美容棒的ABS专用料。
背景技术
美容棒是一款近几年兴起的美容工具,主要用于面部,一般采用物理方法达到激活面部皮肤的效果。使用美容棒对有关部位进行按摩可加速血液循环,放松肌肤,去除眼睛疲劳和皮肤皱纹、暗癍、颈纹等问题,使其恢复正常。
ABS是重要的工程塑料之一,广泛用于汽车工业、电器仪表工业和机械工业等。常作齿轮、叶片、轴承、把手、管道、仪表壳、仪表盘、收音机和电视机的壳体、安全帽、贮槽内衬、冰箱衬里等。也可制作很多汽车零件,如挡泥板、扶手等。电镀产品常作金属代用品,如制造铭牌、装饰件等。其发泡材料能代替木材制造家具和建筑材料。ABS是丁二烯橡胶微粒分散在丙烯腈-苯乙烯树脂连续相中的“海岛”型结构,是树脂的刚性和橡胶的弹性相结合的一个范例,它不仅具有韧、硬、刚相均衡的优良力学特性,而且具有耐化学药品性好、尺寸稳定性好、表面光泽好、易涂装和易着色的优点。
ABS是非晶态、不透明的树脂,一般为浅黄色粒状或珠状树脂,熔融温度为217~237℃,热分解温度>250℃,无毒无味,吸水率低。它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极好的低温抗冲击性能、电性能、易于成型和机械加工等特点。ABS耐水、无机盐、碱和酸类,不溶于大部分醇类和烃类溶剂,而易溶于醛、酮、酯,以及某些氯代烃中。
ABS拥有上述众多优点,因而被广泛用于美容棒。但ABS生产过程中,会残留苯乙烯及丙烯腈单体。乳液法生产ABS中,80%的乳化剂会残留在橡胶粉中,不易脱除。本体法ABS生产过程中采用甲苯或乙苯作为溶剂,如果脱灰装置不完善,溶剂会滞留在产品中,成为VOC物质。在加工过程中,为了改善脱模性,经常使用的办法是外喷脱模剂,外喷脱模剂以有机物质为主,也可能会影响VOC散发水平。此外,其在加工、日晒过程中大分子有机物的降解也会产生有毒有害的小分子挥发性物质。上述挥发性物质(VOC)的存在,显然不是与面部接触的美容棒所期待的。
物理吸附从理论上来讲,可以对任何产生挥发性的小分子进行吸附。随着物理吸附剂的不断发展,出现很对的物理吸附体系,包括活性炭体系、硅胶体系、金属氧化物、植物纤维、凹凸棒土等矿物体系以及分子筛体系等。当上述体系吸附剂以一定形式分布于塑料基体时,它们均能对塑料材料中产生的气味或是挥发性小分子进行吸附。现有技术中有采用氧化锌、氧化钛、火山灰、沸石分子筛、碱金属硅铝酸粉体、细孔硅胶等材料来吸附塑料材料中的VOC物质。但上述原料要么对VOC的吸附量有限,要么掺量过少不能充分吸附VOC,掺量过多则带来塑料力学性能或热力学性能的下降。
ABS塑料具有很高的体积电阻和比表面电阻,是重要的绝缘材料,但这种高电阻性能,使得塑料带有大量来源于其他介质的静电荷,导致与人体接触的美容棒具有以下不令人满意的地方。(1)使用过程中表面吸收灰尘,影响美观,滋生细菌。(2)放电过程会带来令人不愉快的体验。
已知空心玻璃微珠被广泛应用于ABS等热塑性塑料中,用于减轻塑料密度,提高制品的加工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陶瓷微珠是一种新型填料,白度高、流动性好,耐候性、化学稳定性比玻璃微珠更加优异。但相对于玻璃微珠的市场用量其具有高昂的成本,没有被普及推广。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钧艺,未经王钧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78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插座及与其配套的插头
- 下一篇:一种自动控制的供电插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