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业务流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68009.6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9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方菱;曾新华;李国强;郑守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业务 测试 自动 生成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企业应用系统测试,具体是一种基于业务流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基于业务的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业务流的测试工作是非常难以实施的工作,一般由人工根据经验来完成,必须要求测试人员对业务和测试两个领域的知识都非常熟悉,理解如何用相应的数据和操作以驱动业务按照设计实施。但是随着业务量和复杂度的增加,人工的测试变得特别困难。这是当今业务类系统出错的主要原因,例如银行系统、医疗监控系统等。另外,在系统完成或维护升级完毕时,一般需要进行回归测试,而系统每次改版,回归测试意味着复杂艰巨的测试工作必须重新设计和执行。目前工程上尚无解决方案,可自动化生成高覆盖率的业务流程测试用例。人工执行一般无法保证流程的合理性和覆盖率,这样会导致回归测试无法保证回归的覆盖率,进而无法保证系统的质量。
现有的开发现场中,对现有测试用例的生成,由于必须满足复杂的条件:a:高覆盖率、b:低重复率,c:根据开发进度决定挑选粒度。而人工挑选只能由对系统业务和开发管理都十分有经验的人,根据经验决定从现有的测试用例中挑选一部分子集,并考虑实施目标测试所需要的操作步骤。对于复杂系统的流程,人工生成的覆盖率一般都是相当低的,因为无法考虑过于复杂的情况,而提取复杂系统的测试操作步骤尤其困难。因此,传统测试方法无法满足以上陈述的条件a-c。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业务流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问题。提供一种基于业务流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系统和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基于业务流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系统,包括测试抽取器、序列生成器、程序生成器、模型检测/求解器,其中测试抽取器和序列生成器共用模型检测/求解器,由人工描述的抽象化形式化/半形式化模型输入到测试抽取器,由模型检测/求解器对模型进行全状态空间探索,找出所有业务测试需求的点。序列生成器针对每一个测试用例,再一次进行模型检测/求解后得到每个测试用例的在测试时的操作顺序,程序生成器将测试序列变换成可执行程序,以实现测试操作的自动化。模型检测/求解器检测或求解抽象出来的形式化/半形式化语言形成建模语言,模型检测/求解器还可以进行全状态空间探索,找出所有业务测试需求的点。
还包括一种利用上述系统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一种基于业务流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建模,该步骤用形式化/半形式化建模语言对业务流程进行抽象化描述,得到一个基于业务的抽象模型,抽象的元素包括业务要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关系包括相互激励或相互制约。
(2)全状态空间检查,对由步骤(1)中抽象出来的形式化/半形式化模型,用模型检测/求解器进行全状态空间探索,找出所有业务测试需求的状态点,即该模型的全覆盖测试用例集合,这个过程需要用模型检测/求解器,对全状态空间进行检索。
(3)生成测试序列,针对每个测试用例,由模型检测/求解器自动探索模型路径,而模型是针对业务流建立的,因此可以根据模型路径确定测试操作顺序。
(4)本步骤是将测试序列变换成可执行程序,以实现测试操作的自动执行,测试执行后的系统状态,可以将系统实际运行后的状态和设计状态进行对比以确认测试结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可以解决业务流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问题。该方法基于形式化方法中的遍历技术,找出高覆盖率的业务流,自动生成基于业务流的测试用例,可以根据项目情况合理调整挑选粒度,并且可以找出执行测试所需要的操作顺序,由此可以得到可执行的测试程序,实现测试的高覆盖和自动化。因此,可大幅度提高产品开发、维护、升级、改造过程中,回归测试的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基于业务流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原理;
图2应用例-血压监控画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未经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80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小企业的征信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获取电子优惠券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