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盐碱地改造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68054.1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3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炳平;何计彬;李小杰;韩辉林;何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任丘市华荣石油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8 | 分类号: | E03B3/08;E03B3/34;E02D19/10;A01B77/00;A01B7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00 | 代理人: | 张卫华,朱丽华 |
地址: | 071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盐碱地 改造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盐碱地改造系统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地下水位埋深相对较浅(不大于8m)、低渗透性地层以浅水位井汇水于集水井中的取(降)水、回灌注水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属于浅层低渗透性地层取水、回灌注水和盐碱地改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盐碱地的形成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的内陆和滨海地区。在内陆地区,由于土层内和地下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分,经地面蒸发和土壤的毛细作用,土壤失去水分使得盐分聚集在地表层造成土地盐碱化;而在海滨地区,由于存在常驻海水浸渍并伴随着水分蒸发,也形成了大量的盐碱地。总之,盐碱化土地的成因主要与浅层地下咸水有关。由于地下咸水占据着地层的浅部地质空间,阻碍了地层蓄纳大气降水及地表淡水,所以经日积月累蒸发浓缩,便成为土地盐碱化的根源。土地盐碱化造成了大量低产田和土地荒废,使得大面积土地资源不能利用,严重影响着当地的生产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是阻碍我国广大滨海地区、内陆盐碱化地区的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研究适用于浅层盐碱地改造的技术,以淡水置换咸水,再循环利用,这样既解决了干旱缺水问题又能对盐碱地标本兼治,使浅层盐碱地恢复开发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地下水位埋深较浅的地层(不大于8m)提供一种盐碱地改造系统及方法。它可以浅水位井汇水于集水井并通过取(降)水腾出浅部地质空间,经淡水灌溉、大气圈降水补给实现对浅层低渗透性咸水、半咸水地层的水质环境改善,通过调控地下水位、提高灌溉和降水入渗,实现地下咸水逐步淡化,最终达到浅层地下水能重复利用、有效改良土壤的地质环境的目的,起到改良盐碱地标本兼治的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盐碱地改造系统装置,包括:
浅水位井,用于抽取浅层地下水及向浅层地层回灌注水,该浅水位井设置于浅层地层中;
集水井,用于汇集所述浅水位井抽取的浅层地下水;
管路,包括汇水管、回水管、泵管、射流器、通往浅水位井的集水管;
汇水管和回水管与集水井连通,装在集水井内或装在集水井外;
泵管装在集水井内,泵管的下端连接潜水电泵,泵管的上端经第一三通后,一路经第一排水阀门连接第一排水管,另一路与射流器的进水口连接;
射流器的排水口经第二三通后,一路经第二排水阀门连接第二排水管,另一路连接回水管,与集水井形成回水循环;
射流器的吸水口经第三三通后,一路与通往浅水位井的集水管连接,另一路连接汇水管通往集水井。
进一步地:
所述浅水位井为以下形式之一:轻型井、轻型井组、水平井、水平井组、轻型井与水平井组合、轻型井与水平井组组合、轻型井组与水平井组合、轻型井组和水平井组组合。
所述集水井包括自下而上由沉淀管、滤水管、井壁管依次对接组成的井管,井管四周填充砾料,砾料的上方设置黏土球封闭止水。
所述轻型井有两种结构,第一种包括自下而上由沉淀管、滤水管、井壁管依次连接组成的井管,井管四周填充砾料,砾料的上方投置黏土球封闭止水;第二种是在第一种结构基础上向井管中置入取水管;
水平井有两种结构,第一种是水平盲井井型,由底堵、滤水管、井壁管组成,井壁管倾斜布置,滤水管水平布置,滤水管的一端连接底堵而另一端与井壁管的下端连接;第二种是水平双面井型,由滤水管和两段井壁管组成,两段井壁管倾斜布置,滤水管水平布置,滤水管的两端分别与两段井壁管的下端连接;
水平井的上述两种结构,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本发明的一种盐碱地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构造盐碱地改造系统,该系统包括:
浅水位井,用于抽取浅层地下水及向浅层地层回灌注水,该浅水位井设置于浅层地层中;
集水井,用于汇集所述浅水位井抽取的浅层地下水;
管路,包括汇水管、回水管、泵管、射流器、通往浅水位井的集水管;
汇水管和回水管与集水井连通,装在集水井内或装在集水井外;
泵管装在集水井内,泵管的下端连接潜水电泵,泵管的上端经第一三通后,一路经第一排水阀门连接第一排水管,另一路与射流器的进水口连接;
射流器的排水口经第二三通后,一路经第二排水阀门连接第二排水管,另一路连接回水管,与集水井形成回水循环;
射流器的吸水口经第三三通后,一路与通往浅水位井的集水管连接,另一路连接汇水管通往集水井;
2)采用以下射流-负压叠加虹吸方法取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任丘市华荣石油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任丘市华荣石油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80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心灌溉取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电一体化淡水收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