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收固体颗粒物余热资源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569395.0 申请日: 2017-07-13
公开(公告)号: CN109253629B 公开(公告)日: 2019-10-29
发明(设计)人: 刘常鹏;李卫东;王向锋;王东山;孙守斌;徐鹏飞;张天赋;袁玲;徐伟;贾振 申请(专利权)人: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27D17/00 分类号: F27D17/00
代理公司: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代理人: 张群
地址: 114000 ***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取热料 回收 固体颗粒物 余热资源 颗粒物 余热 余热回收单元 换热 多级余热回收 中低温余热 多级循环 换热介质 回收设备 循环流动 余热介质 预热过程 预热的 进风 取热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固体颗粒物余热资源的方法,以3个以上取热料罐为一组组成颗粒物余热回收单元,在每个取热料罐中分别经过换热和预热过程,利用换热介质在各取热料罐中循环流动,充分回收颗粒物余热;根据固体颗粒物的种类、产量及余热温度的不同,确定颗粒物余热回收单元内设置取热料罐的数量,采用在前一个取热料罐内先完成换热,再为后一个取热料罐换热进风进行预热的方法,实现多级循环取热过程。本发明针对中低温余热介质的回收问题,采用多级余热回收的方式,提高余热介质的回收效率,同时实现了回收设备的小型化;最终可实现余热就地回收就地使用,大幅提高余热资源的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工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固体颗粒物余热回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冶金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有较高或低品质热能的固体颗粒物,其含有的热能在工序转换的过程中消散,造成大量的能源损失。针对固体颗粒物余热回收问题各钢铁企业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含有高品质能源的焦炭、烧结矿等颗粒物的余热进行不同方式的回收。

申请号为201320253741.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烧结环冷机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烧结环冷机烟风系统、余热锅炉系统、烟气循环系统和引风机系统。为了保证余热回收系统不影响烧结矿冷却温度,在每根烟道上均设电动风门。在烧结机利用系数较高以及夏季气温较高时,可适当将烟气放散,以此来满足烧结矿冷却至合理温度。余热锅炉系统是利用可回收的烟气余热产生低压蒸汽的系统装置。烟气循环系统由循环风机以及烟道等构成,能充分利用烟气的余热,提高烟气温度参数从而提高蒸汽参数,使得余热回收更充分。引风机系统和余热锅炉系统相连。该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投资较少,操作维护简单;该技术方案比一般余热回收系统提高余热利用率30%左右。但其采用环冷机方式回收颗粒的热能,由于环冷机与回收机罩存在相对位移存在漏风的问题(一般来说其漏风量在50%以上),因此仍然存在大量的能源浪费,造成余热回收效率不高。

申请号为201320119949.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煤干馏多级连续干熄焦系统”,包括热交换设备、煤干馏装置、一级流化床干熄焦装置、二级流化床干熄焦装置、三级流化床干熄焦装置、冷半焦储仓和循环风机,其中所述煤干馏装置的出料口依次与一级流化床干熄焦装置的进料口、二级流化床干熄焦装置的进料口、三级流化床干熄焦装置进料口、冷半焦储仓连接;所述三级流化床干熄焦装置的出风口与所述二级流化床干熄焦装置的进风口、一级流化床干熄焦装置的进风口、热交换设备、循环风机相连接,所述循环风机与所述三级流化床干熄焦装置的进风口连接。该技术方案工艺过程简单,热回收率高,可连续安全操作。其采用干熄焦方式进行余热回收效率较高,但回收设备体积较大,投资造价较高,且只适用于高品质能源的余热回收。

高炉热风炉通过烧热的烟气利用格子砖的蓄热作用,将低温空气预热到1100℃以上,为保证热风的连续常运行采用4座热风炉,即2座炉子烧炉、2座炉子送风的方式,导致冷态空气在格子砖中的停留时间较短,并不能完全的将格子砖中的热量带出,理论废气温度高达300℃以上,同时为保证空气的充分换热,导致热风炉的体积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收固体颗粒物余热资源的方法,针对中低温余热介质的回收问题,采用多级余热回收的方式,提高余热介质的回收效率,同时实现了回收设备的小型化;最终可实现余热就地回收就地使用,大幅提高余热资源的利用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回收固体颗粒物余热资源的方法,以3个取热料罐为一组组成颗粒物余热回收单元,在每个取热料罐中分别经过换热和预热过程,利用换热介质在各取热料罐中循环流动,充分回收颗粒物余热,提高系统热回收效率;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93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