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海水下观测平台的可变形观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9806.6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61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杨钢;高磊;李宝仁;高隆隆;傅晓云;杜经民;雷磊;张建星;金培训;邹达明;付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G8/00 | 分类号: | B63G8/00;B63B1/28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王世芳;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海 水下 观测 平台 变形 装置 | ||
1.一种深海水下观测平台的可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可变形观测装置主体(1)、水平翼(3)以及水平翼旋转组件,其中,
在可变形观测装置主体(1)体身上设置有可通过旋转角度而变形的一对水平翼(3),水平翼旋转组件具有两套,两套水平翼旋转组件结构相同,每套水平翼旋转组件对应控制一片水平翼的旋转,
该对水平翼(3)由各自的水平翼旋转组件控制旋转角度,该对水平翼(3)自始至终呈轴对称状,
通过旋转轴旋转调整水平翼的后掠角处于设定范围内,从而改变整个水下观测平台的水动力外形,所述水动力外形包括三种模式,分别为水平机动模式、垂向定点模式以及锯齿形滑翔模式,
水平机动模式,此模式下,深海自主水下观测平台的航行阻力最小,平台具有快速机动的运动能力,可实现对观测对象水平方向的快速捕捉和跟踪;垂向定点模式,此模式下,深海自主水下观测平台的俯仰力矩最大,平台具有定点快速下潜、上升的能力,可实现对被测对象垂向定点的快速捕捉和跟踪;锯齿形滑翔模式,此模式下,深海自主水下观测平台的升阻比最大,平台具有持久续航的能力,可实现对观测对象的长时间观测,
具体的,将水平翼的后掠角调整为82°~86°,其直线水平航行时阻力最小,深海水下观测平台处于水平机动模式,
将水平翼的后掠角调整为72°~76°,其俯仰力矩最大,深海水下观测平台处于垂向定点模式,
将水平翼的后掠角调整为42°~46°,其升阻比最大,深海水下观测平台处于锯齿形滑翔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海水下观测平台的可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罩(2),其包套在一对水平翼的翼根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海水下观测平台的可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翼(3)为平板状,其材质为碳纤维复合材料板。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深海水下观测平台的可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套旋转翼组件均包括电机安装座(4)、电机(6)、减速器(7)、齿轮安装座(5)、锥齿轮(9)、轴承(10)、旋转轴(11)以及角度传感器(8),其中,
电机安装座(4)呈圆筒状,电机(6)和减速器(7)均安装在电机安装座(4)中,
齿轮安装座(5)与电机安装座(4)固定相连,锥齿轮(9)、轴承(10)和旋转轴(11)均安装在齿轮安装座(5)中,水平翼(3)固定在旋转轴(11)上以能随旋转轴(11)同步转动,
角度传感器(8)也设置在齿轮安装座(5)中,用于测量旋转轴转动的角度,
电机(6)通过减速器(7)将动力传递给锥齿轮(9),锥齿轮(9)进一步将动力传递给旋转轴(11),旋转轴(11)通过轴承(10)固定,以旋转轴带动水平翼(3)旋转,进而实现深海水下观测平台水动力外形切换。
5.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深海水下观测平台的可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套旋转翼组件均包括舵机(12)、舵机安装座(14)、齿轮安装座(5)、锥齿轮(9)、轴承(10)、旋转轴(11)以及角度传感器(8),其中,
舵机(12)安装在舵机安装座(14)中,
齿轮安装座(5)与舵机安装座(14)固定相连,锥齿轮(9)、轴承(10)和旋转轴(11)均安装在齿轮安装座(5)中,水平翼(3)固定在旋转轴(11)上以能随旋转轴(11)同步转动,
角度传感器(8)也设置在齿轮安装座(5)中,用于测量旋转轴转动的角度,
舵机(12)将动力传递给锥齿轮(9),锥齿轮(9)进一步将动力传递给旋转轴(11),旋转轴(11)通过轴承(10)固定,以旋转轴(11)带动水平翼(3)旋转,进而实现深海水下观测平台水动力外形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980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加热器
- 下一篇:稻渔共生模式下利用沼肥在稻田中进行养鱼的方法